林夏跟在何川身后进了学校,拉下帽沿把自己整个脸盖住,连未来的学校都没心情仔细看了。
进主教学楼,上了三楼高三年组办公室。现在正是暑假,整个学校都很安静,只有这层楼里还有老师学生忙进忙出,在办理志愿录取的各种事务。
何川敲门进了办公室,林夏留在门外偷偷往里看,何川班主任老师是个瘦小的中年女人,戴一副厚厚的眼镜,头发随便梳了一个低马尾,是非常典型的优秀老教师形象。
何川从她手里接过了一个大信封,当场拆开看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林夏感觉到他由衷的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下,仿佛心底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般。
但班主任似乎并不认同,她眉头紧皱,脸色不太好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几乎是痛心疾首的说:
“你说说你这孩子,成绩明明可以冲一冲清北的,再不济总能是人大,怎么就偏偏选了这个香港的大学呢?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将来毕业能有什么优势?何川,你要想清楚啊!”
“老师,我已经想清楚了。”
“诶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班主任摘下眼镜,特别无奈的摆了摆手,招呼同事:
“你们也都帮我劝劝他啊!”
这个办公室都是高三的老师,自然也都认识这个重点班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港中文大学的录取在这个年代,在这个城市,确实罕见,早就在学校里传开了。众人不禁围了上来,七嘴八舌一通说:
“这是估错了分数,还是填错志愿了啊?因为是零表提前批次被提档了吗?”
“你家长同意你报考这个学校吗?老师必须要和你妈妈谈一谈。”
“我听说香港消费不是一般的高,虽然你拿了全额奖学金,但生活费负担太大,家里能吃得消吗?”
“要不复读一年?以你的能力,努努力明年清北跑不了!”
林夏在门外看着,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为何川捏了把汗。
从小到大,林夏学习都不算拔尖,又因为爱臭美,有主意,不服管,还是艺术生,几乎比坏学生还要不得老师欢心,所以她也一直很怕老师,要是她被一堆老师这样围攻劝说,她早就举手投降,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了。
然而何川却毫不动摇,他脸色平静,无波无澜,有条不紊,一一回答所有老师的问题:
“没估错,没报错。”
“不用跟我母亲说,她出远门了,这件事我自己可以做主。”
“我会勤工俭学,不会管家里要钱。”
“我不会复读,不要985不要211,我要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我会去报道的,这件事不会改变!”
十九岁的少年,他站在那里,背脊挺直,如同暴风雨中心的一滴水,和全世界对抗着,仍是坚定的走所有人都不理解的那条路。
那一天的这一幕久久留在林夏回忆之中,从这个少年的身上,林夏隐约明白了,人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也必须自己为自己负责,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只要拼尽全力,就是无悔无憾。
第7章波斯菊(6)
出了教学楼后,林夏把何川的录取通知书借来看,非常简单普通的一张通知,白纸黑字写着开学时间,学费说明,报道要求等等,因为要出境,所以对比其他学校,还额外有签证要求,并附上了流程介绍与需要填写邮寄的相关表格和文件。
“你们竟然8月15日就开学了,”林夏不免惊讶,“好早啊。”
距离现在只有一个月时间了,而她们高中要到9月份才开学呢。
“嗯。”
何川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将录取书认真的折好,放回了信封里,对她说:
“回去吧。”
两个人往校门口走去,离得还远的时候,就看见校门外站着一个人,在冲二人拼命挥手。
走得近了,发现那是个十八九岁的男生,戴着眼镜,相貌周正,他指着门上挂的条幅,大着嗓门喊着:
“我说这个是我,门卫大爷还偏不信,不让我进去,这都放假了,学校里没人,你说他管那么严干嘛?”
林夏顺着他指的看过去,条幅上写着:
热烈祝贺我校谭之舟同学考入北京大学
原来这个男生就是谭之舟,光荣榜上第一名,今年的全市文科状元。
何川问:“你没带学生证?”
“那破玩意儿考完我就扔了,谁还留着啊!”
谭之舟看见一旁的林夏,不由撞了一下何川肩膀,调侃说:
“可以啊你小子,终于开窍了!这是小学妹吧?什么时候处
上的?”
林夏不禁非常窘迫,这不是第一个搞不清她和何川关系的人,但是却是第一个误以为他们是...他们是男女朋友的人。
何川瞪了谭之舟一眼,低声说:
“她是林伯伯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