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灰侦探 > 灰侦探 第158节

灰侦探 第158节(2 / 2)

虽然这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地狱笑话,但在英国人的统治下,所有的印度国民都被一视同仁的蔑视和奴役。虽然人就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但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而发生的局部战争却小了,毕竟对外来的英国老爷来说,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牛马都是牛马,都是资产,东印度公司可不会允许自持有的资产受损。

于是在这些被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王室掌控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个罕见的景象。上述宗教的信徒们居然能够平安无事地待在一个地方,街道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有擦着红印的印度教教徒,也有赤裸全身的,耆那教修士,戴着白帽的伊斯-兰教徒——他们或许保持着警惕和疏远,态度冷漠,但更多的还是对于工作或者应该说是钱财的渴望。

他们前进的速度很慢,坐在利维对面的半恶魔无可奈何的提起:起初这里的总督也想也想过在这里施行犹如英国般的交通制度。但问题是,想要在印度修筑道路太难了,很有可能,你修上个几百尺,就会遇到一个王公的私有土地;也有可能在你需要填平一道沟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寺庙的财产;又或者你修完了道路,却还是有人络绎不绝的从另外一个地方走过去,当你把他们拦下来问的时候,一旁就会有睿智的长者及时的出来劝告,说,请不要接触他们,他们都是贱民。

印度的贱民无权和他们之外的印度人走同一条道路。但如果是那样,修建道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还是在到处乱跑。

于是总督最后只能保证自己的府邸,到蒸汽机车车站,到码头的道路能够平坦整齐,其他地方就顾不得了。只是这两条道路也因为平坦整齐而成了印度人们最喜欢走的一条路。他们坐在马车上,往外一望,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呃,不,正确耳朵说法应该是说熙熙攘攘的货物群。

印度人们运送货物的方式很少,要么是牛车,但这很罕见,牛可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不是高种姓的人家根本负担不起。所以更多的印度人会选择将货物顶在头上,这是一个相当奇特的景象。这些包裹甚至可能大过他们的肩膀两倍。高度与他们的身高相当——虽然大部分印度人的身形格外矮小,但也足够说上一句蔚为壮观了。

他们在头顶顶上一块木板,然后将货物一件件的累上去。从布匹到水果,从水果到陶罐,从陶罐到干鱼,你所想象得到的任何一件货物都有可能在人群中缓缓的蠕动,像是自己长了脚。所以当他们拥挤在一起的时候,即便有佣人挥舞着棍棒上前驱赶,好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畅的道路,也很难达到目的。

不管怎么说,当你头上顶着一大堆东西的时候,你根本没有办法灵活的闪避,或者是转弯,你只能慢吞吞的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别说是棍棒了。就算是在这些人脚下铺上一块烧红的铁炭,他也只能往前走。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段路程堪称无聊,这里的臭气比蒸汽汽车车站上的还要复杂、混乱和浓郁,所见之处,除了一些水果之外,什么都是灰扑扑的,暗沉沉的,那些皮肤藜黑或者是深褐色的印度人几乎没有表情,他们麻木不堪,他们任劳任怨。

“他们唯一渴望的就只有下一世。”总督的半恶魔也同样往外望看去,仿佛自言自语般的说道,“这里的异教徒们所信奉的神许诺他们,只要他们能够在这一世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干活,他们下一世就能成为更好的人,我是说,更富有,更高贵,更有权势。这点与基督徒不同,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国王还是乞丐,在死后不是落入火狱,等待末日审判的降临就是升上天堂,与圣人们并肩坐在一起,他们并不会回到人间。

但这里的人认为,他们会在一个地方接受责罚或者奖励之后,重新降生为一个胎儿,这个胎儿的家庭——如果他之前确实尽了自己的本分。”说到这里,那个半恶魔脸上露出了讥讽的微笑,“他们就能晋升为一个更好的种族,你理解吗?”这句话纯属多余,恶魔们再清楚也不过了。

这是许多召唤恶魔的人,以及恶魔们常干的恶劣行径,一个邪恶的灵魂,附着在一具无辜的躯体里。人类想要就此长生不老,而恶魔们多半则是借用这具躯体延长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以及去作恶。

“那么你们的生意一定很好。”利维托着下巴,懒洋洋的回应道,“怎么说呢?”那个半恶魔脸上露出了复杂难辨的神色,“你吃一块就知道了。”他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啪地一声向利维打开,这是一个在英国绅士的口袋中常见的雪茄盒,只是里面一排排放着的不是雪茄,而是“煤块”。

利维拿了一颗,但没有吃,而是放在了口袋里。“煤块”,或者说是任何一个进口的东西,都是最容易被做手脚的。对于他的谨慎,那个半恶魔也没说什么,毕竟换成他他也会这么做,“等你吃了就知道了。”他苦恼地说道:“滋味寡淡还在其次,问题是咬开外层后里面的内容往往会带着愚蠢的酸臭味,质感粘腻,简直就如一口老痰,我都不知道是该吞下去,还是该吐出来。”

这种形容对于一个半恶魔来说实属是罕见,就连利维都感到惊讶,“真的那么糟糕?”

第514章印度的那些事儿(6)

“可不是么?”

这个半恶魔继续说道,在我刚来印度的时候,印度人的灵魂在地狱还是十比一,也就是说十个印度的人的灵魂可以换一个普通人的灵魂。现在可能已经贬值到几百比一,三四百个印度人的灵魂才能抵一个正常的灵魂,他们难吃就算了,还非常的脆弱,几乎一捏就碎,没有办法用来作为城堡的基石,也没有办法熔炼进武器里,你也别指望这些灵魂能够滋生出大恶魔。

据我所知,地狱至少搜罗到了几百万个印度人的灵魂——有好奇的君主试着从这些灵魂里培养出小恶魔来,但那个小恶魔也是最畸形和最弱小的,它们甚至不用等待他人的杀戮,直接放在地狱的热风中,一会儿就融化和迸裂了。

利维想起里鲁给他找来的那个半恶魔说的故事,“他们的苦修士或者是祭司怎么样?”

“说实话吧,我觉得把它们称作苦修士和祭司都侮辱了这两个名头。就算我是个地狱种子,也觉得太不尊重我的敌人了,他们听了,说不定追到天涯海角都要把我撕成碎片——”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个半恶魔有些艰涩,很显然,这完全违背了他的天性,但他还真是很难接受自己会遇到那样的对手:“他们有很多奇怪的修行方法,长时间的断食断水,躺在满是钉子的床上或是荆棘堆里,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这些还能理解……

就算是他们长年累月的不洗澡,不换衣服,这也不奇怪。毕竟我们这里的苦修士们也会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罪孽的载体,躯体越脏越臭,就表示精神越崇高越伟大,但我们的苦修士至少他还穿着衣服……他们很喜欢光着,虽然我们也喜欢光着,但他们的身体非常丑陋。

他们会把一只手举高,多数是右手,从来不放下,无论他们在干什么,哪怕是需要擦屁股的时候。

我还看到过一个苦修士在头上种了小麦。他会将小麦一直养到开花结果,然后将它们剪下来,分发给他的信徒,然后种上新的种子。

也有人将头埋进沙子,单腿站立,将自己的头发编成粗大的辫子,把它系在房梁上,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悬挂在空中。

还有一种我觉得可能有与食尸鬼抢买卖嫌疑的修士,他们游荡和生活在墓地里,在身上涂满骨灰,用头盖骨吃饭,他们吃的饭就是那些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哦,对了,我忘记跟你说了,这里的人会将尸体抛进河流,每个人,然后他们还在里面洗澡,你绝对无法想象,那种景象非常壮观。

比起泰晤士河其观赏性至少要高上一百倍。

当然,还有一些普通的修行方式,像是吃粪便之类的,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他们借此获得力量?”

“没有,就我观察到的,那些神都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逼迫或者是鼓励他们这样做,我想可能是个小淘气鬼。”那个半恶魔意兴阑珊地说道,“你大概不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神灵数量有多么惊人——简直比河里的沙子还要多。我来了这里快三十年了,都没有搞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神,只听懂了他们的神伟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你知道吗?这里的教士从不对某个异教徒所发表的奇谈怪论有什么意见,更不会把他抓起来,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你若是把它们当真,只会觉得可笑,一个疯子的梦话都不至于如此叫人难以相信。

我不是在抱怨,但听了他们的传说,经文,你会发现天堂都他妈的变得可爱起来了。”

“呃……之前我已经遇到过一个倒霉的家伙,他和我说了一些这里的事情,但我没想到还能更夸张一些。”

“等你在这待了一段时间后,你就知道了。”这个半恶魔试探般的问道,“如果你打算试试,你可以设法请求你的首领,把你调到这里来,这里虽然没什么好处,但灵魂绝对足够,虽然不值钱,但总能积少成多。”

“不,”利维说,“我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他就可以感觉到对面的半恶魔松了口气,谁也不会想要突然之间多了一个强悍的敌人,是吧。

他们可能在路上磨蹭了好几个小时,这给了利维一个不错的机会——自己看到的东西可要比别人那里听来的切实多了。

半恶魔的视力可比鹰隼,他可以看见好几十英里以外的地方,掠过满是货物和人头的街道,掠过那些让利维想起了伦敦的教堂、车站、公寓、俱乐部和银行,他能可以看见更远的那些地方——那些当地人的村庄,几乎与地面融为一色的泥土房子。这些房子可以被称为棚屋,两侧的坡屋和墙壁所用主要材料应当是泥土,或许还有少数的稻草木头,屋顶覆盖着或是稀疏或是茂密的稻草,房屋非常低,还有一些不知道是没有完成,还是完成后倒塌缺漏的地方,可以从泥土中看见被绑成菱形格或者是方格的树枝,里面覆盖着芦苇杆,没有窗户,这倒和欧罗巴几百年前的农奴房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在小屋周围劳作,大片大片的白色亚麻布云风舒展,但利维猜测,这并不是属于印度人的财产,而是他们所接取的一份工作。牛马行走在人和人之间悠然自得,看起来比这些印度人轻快的多,绝大多数印度人都是又黑又小的,生活中无形的重担仿佛时刻压在他们的脊背上,让他们直不起腰,他们在行走的时候,低着头,拱着肩膀,在坐下或者是干活的时候,就蹲着跪着,他们手和脚一样粗糙,浇满了尘土。

而且整个村庄都是这样的房子和人,利维怀疑他们的领主或是富有的人会不会住在别的地方。

与之相对的是他们的庙宇。马车经过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真正的金碧辉煌,因为它上面贴满了金子,装饰着色彩绚丽的玻璃与陶瓷片,整座庙宇都有巨大的石砖砌筑而成,砖面上可以被连贯起来的故事性浮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有神像或者是怪物的形象,庙宇的大门是深黑色的木头,镶嵌着黄铜的线条和图案,高度有三个印度人摞起来那么高,里面黑洞洞的看不清楚是什么,但利维身边的半恶魔介绍说,里面曾经有黄金的车轮,宝石镶嵌的神像,大量的象牙和檀香木。只不过这些在几年前的战争中已经被士兵们劫掠一空,这里的祭司曾经向总督强烈的抗议过,但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尼克尔森如此,现在的新任总督也是如此,赔偿?开什么玩笑?这座神庙之所以矗立在这里,只不过因为剩下的东西已经不值得英国人耗费力气掠夺。简单点来说,就是不值钱了,随便它,就这么放在这里吧。

第515章印度的那些事儿(7)

“这里的神父就没有打算过把这里改成教堂吗?”这在基督教会开拓的那些时候,可是非常常见的事儿。

“呃,他们曾经尝试过,但等到后来,他们走进去一看,里面全都是相互交媾的神像。躯体丰满,颜色艳丽,姿态多种多样,有机会你可以进去看看,很有趣,其花样丝毫不逊色于地狱。

他们固然可以将这些雕像全部敲碎,扔掉。但一想到这里曾经布满过那样的画面,就算是最虔诚的神父,都会觉得充满了亵渎的意味,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在这座庙宇里跪拜和祈祷,只会浮想联翩,所以也只能遗憾的放弃。

不过你要说教堂,这里也有,”他指向一座不远处的建筑。“这是新造的,用的是和这座庙宇相同的河底沙岩。”除了颜色和质地外,印度的教堂与伦敦的也没什么太大差别。只是从往来的人群来看,愿意改信基督教的印度人很少,进进出出的只有一些身穿黑色法衣的教士和绅士淑女们,另外一个与伦敦教堂不同的就是它的位置和结构很奇怪,不单距离大道有一定距离,还在外面布置了一层“廊房”,就是合围式的房子上方增加了一层连廊,可以供人在上面巡逻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