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女士的小女仆。第三次愉快的走出了乔慕利家族的老宅,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每个窗口都不再有仆人们偷窥的眼睛,也没有讨人厌的窃窃私语,更没有管家不赞同的眼神。
南丁格尔女士倒是急着想要回到伦敦,她手上还有很多紧急的事务要做处理,但利维劝住了她,在这件事情中,这位女士不但是当事人还是半个功臣,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与荣誉的下属,女王陛下从不吝啬与精神和物质上的褒奖——即便这件事情并不能够公开,她大概可能还是能够得到梅森曾经许诺给她的两万金镑,这对于负责人来说不是什么难题,现在梅森先生是个罪犯,而且乔慕利家族的人,他的两个孩子以及他的妻子都还活着,这就意味着他无权分割这里的哪怕一个铜子儿,他的承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的都不会被兑现,他已经在监狱里了——虽然他也是贵族之后,杀死的又是自己的儿子,通常会被处以流放或是囚禁,但鉴于女王陛下的垂问,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他大概率会被绞死。
神父、律师以及侦探先生都被视作同谋关押了起来。医生、作家还有南丁格尔女士继续住在他们各自的房间里。不过去除了梅森先生这个莫大的阴影,他们之间的气氛反而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南丁格尔女士向作家保证,无论拉出梅森先生向他许诺了多少,她都会从自己的收获中分割出四分之一给作家,也就是五千金镑。
这笔钱足够作家完成他现今最紧要的工作,无论是购买粮食,还是弄来船票,都足以挽救上百条生命,作家感激不尽,“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拯救更多的人。”南丁格尔女士豪爽地摆摆手,“至于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从事什么职业,又是什么性别或是肤色,对我来说都无关键要。”
“我不会说出去的!”作家激动的说道,南丁格尔女士想说,女王陛下不会在乎这点小事,但她看见了作家的表情,着实有些难以形容,像是想要哭泣,又像是想要微笑,但仔细看还带着几丝愤怒——这下子就连这位提锤女士也不由得感到了一阵羞耻——白金汉宫里的那些人正是爱尔兰大饥荒的始作俑者。
但爱尔兰人与英格兰人的仇怨时日长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清楚的。作家也只能强迫自己将思想和感情全部集中在面前的这个人身上,跳脱出对方的身份,而去看她本人的品德与操守,南丁格尔女士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他也会铭记她的名字,在今后的每个夜晚为她祈祷。
至于医生呢,医生非常遗憾于他的电皮带可能再也没有了得到宣传与升华的机会。幸好善解人意的南丁格尔女士也和他说,愿意为他推荐几个尊贵的客人。
“呃,我不能说——我是说,我不能有愧于您的好意,”医生窘迫地捏着茶杯说道:“但您要知道我之前在世界博览会的时候,让不少人尝试了我的电皮带,它大受好评。很多人和我约定了,要我带着货物到他的宅邸去,他会再次试用,并且给予我资助,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销声匿迹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我担心可能是因为有某个人——某个非常具有权势的人。虽然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是哪里触怒了他,但他很显然看我不顺眼。
如果您帮了我,您是否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呢?”
“我不认为我会遭到什么迫害,”南丁格尔女士摆摆手,不以为然,她倒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站在她的立场上来说,别人再想要迫害她,都很难找到契机和缝隙,她没有家庭,没有丈夫和孩子,没有舍弃不了的世俗欲望,她追逐的是最为美好和崇高的事业。
别说对方敢不敢,就算他敢,也会有数之不尽的朋友愿意为她伸出援手——虽然说起来有些令人尴尬,但这个时代能够做慈善的人都不会是平民百姓。
医生看着南丁格尔女士起身,连忙跟着站了起来:“您去哪儿?需要我陪同吗?”
“我去看看梅森夫人和她的两个孩子。”
说起梅森夫人和两个孩子,就连自认没什么心肝的医生都立即心情低落了起来。
正如利维所说,圣水无法让他们痊愈——他们的血液中似乎流动着一种毒液。医生和教士们是这么说的,吸血鬼也可以肯定这点,他们甚至不愿意去吸这些病人的血。
这种东西似乎是从他们身体的最深处迸发出来的,骨髓、肝脏、心脏都有,就算是最高超的医生或是医生没有办法将这些东西剔除出去。
便是采用换血术,换血术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物,甚至它被发明的时间要超过现在的大多数医学手段,早在十五世纪的时候,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在临终前,就曾经买了两个健康的男孩,让医生将他们的血输入到自己的身体里,希望能够攫取他们的青春与活力,当然最后他还是不可避免的去见了上帝。但这种做法依然在上层社会暗中流行。此时的医生还不知道人类失血多少会死(或者他们也不会在意),时常拿不准分量而导致陆陆续续的残疾或是死亡。
但也正是因为医生也提到了这种如今在法律和道德上都应当被严禁的行为,说明他们确实黔驴技穷,找不出其他的办法来了。
而且这种病症是遗传的。但这种遗传根本没有规律,一个生病的母亲可能生下健康的孩子,而这个健康的孩子,今后也有可能会有患病的后代,而且最让人烦恼的是,他们的病症一旦恶化就很难逆转。也就是说,被阳光烧灼的皮肤没有办法再长回来,萎缩的牙龈也没有办法变得饱满,他们依然渴望鲜血,渴望生肉,而且比起还能勉强还具有一些理智的梅森夫人,那两个孩子依然是浑混沌沌的,除了依偎在母亲身边什么都做不到,能够让他们好受些的,只有黑暗的环境,熟悉的人,还有圣水,他们能够使用圣水,也已经说明了他们并不是吸血鬼或者是被恶魔附了身。
教士们也来看过他们,他们脸上的表情表明,梅森先生的猜测并没有出错。他们确实知道这个家族中不可告人的秘密——可能是因为乔慕利家族的人也在教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们也严肃的告诉不幸的三个人,这是一种无法痊愈的疾病,是上天赋予他们的磨难,他们会为他们祈祷,但也只有如此。
第415章吸血鬼(19)
吸血鬼卓库勒先生再次见到利维的时候,半恶魔身边已经坐了一个人,他就是现在的玛哪俱乐部的首领北岩勋爵,按理说,玛哪俱乐部的首领不可能直接与吸血鬼见面。想想看,第一任玛哪俱乐部的首领是声名赫赫的威灵顿公爵,这位老人可能会怜悯和平等地看待有能力的人而不去论他的出身,至于吸血鬼——他甚至不会给予憎恶的一瞥——你会向一堆垃圾怒目而视吗?
但北岩勋爵本来就只是一个平民,他的行事作风浸润着贵族们绝对不会接受得无所顾忌,他并不认为去见一个吸血鬼,有什么叫人难以忍受的地方。何况他做事一向谨慎,踏实,如果他派遣一个人来,这个人又将事情转述给他,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凭借着另一个人的言词与文书来揣摩整个事情的真相,做出自己的判断——若他是个常见的官僚,这种做法十分寻常并且普遍,但他是玛哪俱乐部的首领,而这个俱乐部所做的事情是抢夺教会的权柄,与另一个世界敌对,任何一点小小的差错说不定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北岩勋爵并不喜欢赌博,无论是哪一种。
何况还有利维派遣渡鸦传来的讯息。
于是他来了,就这么简单,将大部分要和贵族们,官员们打交道的事情交给了威廉.兰姆。
有趣的是,这种行为没有引起多少非议,前首相墨尔本子爵的政敌们发现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威廉》兰姆摧毁——这个摧毁囊括了物理和非物理的——之后,那些达官显贵们立即调转枪头,开始与威廉.兰姆还有他的弟弟弗雷德里克接触,毕竟眼看着这个家族又如同又一轮的旭日般重新从海上升起来了。这时候不交好,什么时候交好呢?
这倒让威廉.兰姆做事的时候便利了许多,这时候就别提之前的陷害,作梗和谋杀了,要在在政治场上如鱼得水,就得有一张厚脸皮和一个大心脏。
话题转回这里,卓库勒老先生在见到北岩勋爵的时候甚至有点难以置信——这个半恶魔真的将玛哪俱乐部的首领叫来了,看姿态,两人还挺熟悉,亲密——他之前就调查过利维,当然知道这个半恶魔确实在伦敦有着相当广泛的人脉,最古怪的是,他不但能够在黑暗面随心所欲,在光明这一面居然也不受多少束缚。
至少,如他这样的半恶魔,无论是被豢养还是被雇佣,都得套上枷锁,这种枷锁可能是符文,也有可能是诅咒,或者是半恶魔的一点灵魂一点血肉。总之,不管是俱乐部也好,还是教会也好,都不会让没有了项圈的野兽在外界自由行动。
更不用说,与恶魔有着近似于盟友的关系也就算了,能够在人世间长留的恶魔,多半都懂得忍耐,善于交易,拥有理智。虽然这不妨碍祂们在你虚弱的时候上来咬一块肉,甚至咬断你的喉咙,但和这些恶魔打交道确实要比与祂们地狱中的同类更轻松一些。
可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他居然还能够和天使交好,一个叫做拉结的半天使——正在女王陛下身边服侍,如果说她与利维认识可能是因为她属于歌斐木俱乐部,而半恶魔经常受到这个俱乐部成员的雇佣……那么那个圣博德修道院的院长呢,虽然他也只是个半天使,但据说他具有天使般的虔诚和力量,照理说,他们与利维之间的关系除了敌对就不该有其他,至少也应当保持着一个疏理而又冷淡的距离——他也听说了,这两位半天使都分别与利维有过一段往来,他们甚至还一起出过任务,这可就叫人费解了。
他们一旦出任务,就意味着所面对的,不是精怪,就是恶魔,甚至要下到地狱里。在那种危险的环境里,同伴们之间相互不信任,可是要招成滔天巨祸的。
相比起来,他和北岩勋爵的密切关系反而成了这其中最为平淡的一个了。
人类,卓库勒在心中叹息——在吸血鬼眼中,北岩勋爵就是一个固执守旧的绅士,或者说骑士,他秉持着他从幼年时所接受的那些教育,而这种单纯的老好人是最容易受恶魔欺骗的。不过现在的形势对他有利,他也就明智的沉默不言了,只是他在看到利维的时候,还是觉得眼睛有些酸痛。
如果不是卓库勒已经在人世间消磨了那么多年,见证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他真想问问,利维这个半恶魔是假扮女性扮出兴趣来了吗?虽然精怪和恶魔都不在乎性别——他们之中并不存在于雄性高贵,雌性卑贱的事……
但直到现在利维都还只是一个小女仆——但这里的人或是非人都知道他的内芯是个什么玩意儿,简单地比喻一下,就是一块看似草莓小蛋糕下的东西却是一块实打实的钢锭,他的表象正在诱惑着他们咬上去,但他们又很清楚,咬上去必然会崩一口牙。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卓库勒老先生不由得转开视线,他是个吸血鬼,但终于也知道人们在看到奇怪的东西时为什么会觉得眼睛疼。
“感谢您的诚意拳拳,”卓库勒对北岩勋爵说道:“请相信,我们也是言而有信的,但正如教士们所说,插上十字架的地方天主的光辉就能普照每一个角落,我还不想试试这句话的真假,所以……”
“我们要在一个耶和华的目光无法抵达的地方说话。”
卓库勒选中惠特比并不是一时兴起。
北约克郡位于英格兰的一角,不能说是贫瘠,但也说不上繁荣,惠特比的特殊在于它原先是一个海盗聚集的落足点。后来又因为吸血鬼卓库勒先生与乔慕利家族的结盟,在这里建起了捕鲸船队和炼油厂,才形成了这么一个良性循环。有了船队,这里人们就可以出海去捕鲸,船队只要狩猎到鲸鱼,就能得到价值万金的鲸油,鲸油直接送入炼油厂进行提炼,甚至于进一步的粗加工,又运送到英国乃至欧洲的各地。
于是工人们来了,商人们也来了,水手们也来了。它的繁荣不是一个惊喜,而是一个必然可以得到的结果。
也不怪卓库勒先生犹犹豫豫的始终不愿意放弃,而且惠特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事情有变,他们想要撤退也很简单——惠特比原本就是个港口,港口总是有船,是可以深入大海的巨船,哪怕吸血鬼们畏惧阳光,他们也可以躲在船舱下成功的抵达“圣地”。
“圣地?”北岩勋爵满怀疑窦地问道:“是你们的祖地?”
在吸血鬼兴盛的年代里,他们数量繁多到可以分出十三个氏族,每个氏族的魁首也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城堡,这座城堡被他们称作“祖地”,但在黑死病的狂潮退去之后,人类向吸血鬼索回了曾经赐予他们的特权,当然包括了领地和城堡——所谓的祖地也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第416章对等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