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 > 第163章

第163章(1 / 2)

宋长叙在家休息,许知昼翌日催宋长叙去驿站看看有没有爹娘的信。

“算算日子信件应该到了。”

宋长叙从驿站果然拿到了信,他拿回来读给许知昼听。

“爹娘打算进京了?太好了,按照这封信到的路程,他们应该还有一个月就到京城了。”许知昼欢喜起来。

他从小就是想带着爹娘,大哥过上好日子,现在就落下一个爹,一并过来一家人才好团聚。

公公婆婆来了,相公也免了担心。

许知昼让宋长叙搀扶他走了一圈,他心情高兴,看什么都顺眼。

“相公,我发现你从幽州回来瘦了不少,看来是吃了苦头,不过这样就刚刚好了。”

“对了,相公在幽州立功了,陛下为何还不给相公赏赐?”

宋长叙:“顶多是金银珠宝,别的我就没想了。”

他刚升职没多久,他的顶头上官刚从地方调过来,他不可能顶了他的顶头上官。

正说着,外边就有侍从到花园说道:“大人,有圣旨来了。”

宋长叙说道:“你扶着知昼,不必过来,我一个人去。”

“是,大人。”

宋长叙上前院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升宋长叙为正五品翰林学士,钦此。”

宋长叙拿到这份旨意还有几分恍惚,陛下怎么会升他的官,还到翰林院做官去了。

他给小太监塞了荷包,小太监笑眯眯的说了几句吉祥话就回宫了。

出来一趟就有钱拿,小太监笑眯眯的哼着歌走了。要说宋长叙回到京城动静小,但宫里有太监来他家晃荡一圈这动静就不小了。

众人纷纷打听起来。

作者有话说:

小宋:翰林院?(摸不着头脑)

小许:现在是正五品的相公咯[摸头]

第99章翰林学士

“听说是从幽州赈灾立功回来的,看样子是受到了陛下的赏赐。”

“要说宋大人今年该有二十四了,这么年轻,长的也俊,现在夫郎又有身孕了,这日子过的真好。关键是宋大人还没有其他人在身边,规矩老实着。”

有妇人说道:“要说我那口子生意做的也大,跟当官的打交道,有几个臭钱有点关系,后院里有十几个小妾。以前穷的时候也没见他这样,有钱有权后,几个美人都满足不了他,有空还要去勾栏里找乐子。从一难终,人心易变。”

外边的还在打听消息,遇上从宋府出来的小丫鬟,有人喊住她为何有太监上门。

小丫鬟扎了两个小丸子,挎着菜篮子很是神气:“还能怎么的,大人在幽州做出政绩了,陛下升了大人的官,当下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了。”

有闲汉大喊:“已是翰林学士了,这才多少年,真是圣眷正浓。”

有的人也一阵唏嘘。

该说什么。宋长叙本来就是状元,如今这样仕途顺利有一部分原因是状元的身份,还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他自己的实力。

一些夫人跟夫郎羡慕起许知昼。

偏生这样的好姻缘让他撞上了,一路从乡村到了京城,如今怀孕,相公升官,他前半生吃的苦头,嫁给宋大人就不必吃甚么苦头。

“这运气羡慕不了。”有哥儿说道。

女子跟哥儿嫁人就是越的第二道槛,嫁的好,以后的吃穿不愁,好歹不必愁手里的银子,嫁的差的不仅要挨打,成亲后在家里闲不下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压在心里。若是相公有长进还好,若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汉子,嫁过去就有苦头吃了。

宋长叙不知外人怎么想的,他拿着圣旨到了主院,许知昼问他:“陛下赏了什么?”

“升官了,正五品翰林学士,等几天就去翰林院去。”

许知昼:“那敢情好,你以前就在翰林院的,现在回去也未尝不可。从五品到正五品了,我听别人说五品及以上的官员才算大官。”

他摸着肚子,心情明朗起来。金银珠宝也好,升官也好,他觉得都是自己的付出有回报。有的事自己付出了还没有回报,这样就好了。

毕竟起初他只想做个官夫郎,哪曾想成了状元夫郎,现在又是正五品大员的夫郎。

他是自幼晓得当官的神气,不然也不会一直催着宋长叙要用功读书。小时候,村里的里正还不是王家的,是一户叫李家的。李家人做里正横行霸道,村里有什么好事情都是李家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