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国了。”沈予栖微微贴近,轻声道。
季微辞看过来,那眼睛很通透,他的声音也放得有些轻,也下意识将头往沈予栖的方向偏了偏,几乎是在耳语:“恭喜。”
沈予栖笑了笑,微垂下眼。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人。”他斟酌着词句,缓缓道,“因为他,我有想过要留在国内。”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季微辞微不可察地拢了拢眉心,顿了顿才开口,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冷静:“喜欢本身并不是不理智的东西,但以此为前提去改变长期规划,有风险。”
沈予栖并不意外季微辞的回答,却还是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涉及未来的决定以当下的情绪作为依据,变量会很大。”季微辞的语言风格很鲜明,理智、严谨,像在解数学题。
“你并不确定对方是否愿意你因此留下,也不确定这份喜欢会留存多久。”他说着质疑的话,却没有任何怀疑的语气,反而像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理性推演。
沈予栖近乎自虐地听着。
“如果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季微辞接着回答前面的问题,突然很轻地笑了笑,“沈予栖,你一定会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从不懂什么吹捧和客套,他这么说,是真的这么认为,简单的、笃定的。
沈予栖看着他认真、又带着几分浅淡笑意的眼睛,也笑起来。
这是八年前的某天,最平常的一个午后。
他们之间没有告别,却又有着最好的告别。
第23章庆功
午休时间的办公室里,季微辞带着手套,用镊子夹着一片酒精棉片,慢慢擦拭着一个直径半臂左右的广口圆形玻璃缸,手边摆放着砂石、腐木、苔藓等材料。
消完毒静置一分钟,他先在玻璃缸底一层层铺上木炭、蛭石、火山石,和修剪过形状的纱布,用两块不规则的景观石压好,再一点点加入硅藻土,完成土层的铺设。
他的动作很慢,一边做一边观察,像是在做一个重要的实验。
罗毅和吴枫刚吃完饭回来,他们最近关系不错,总是同进同出。
路过季微辞身边,罗毅有些好奇地问:“季老师,你在做生态瓶吗?”
生态瓶,或者说微型生态系统,是在封闭的玻璃容器内部模拟自然环境,水、光、土壤、动植物无需外部干预就能在瓶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链。它是一个被封存的,可以被掌心托起的自然角落。
季微辞没抬头,浅浅“嗯”一声,仔细地将一小块苔藓铺设在山石上。
“这么大的生态瓶很难养吧。”吴枫一边探头探脑一边啧啧称奇。
季微辞一层层铺完苔藓,又在土壤上种了几株小植物,放上两根腐木,最后用喷壶喷上水。
腐木犹如一颗倒塌的巨树,火山石被排列成天然的石子路,鲜绿的苔藓则像郁郁葱葱的草坪,这不仅是普通的生态瓶,俨然还是一幅生动的微缩景观。
“好漂亮!”罗毅和吴枫一同感叹。
他们本以为季微辞做这么大的生态瓶是要放在办公室里的,却见他盖好盖子,将玻璃缸小心地放进一个铺满泡沫纸的箱子里。
吴枫这才后知后觉,有些惊奇地问道:“是要送人吗?”
“嗯。”季微辞承认了,将纸箱封好,搁在旁边的空桌上。
吴枫何等敏锐,对八卦的洞察力更是无人能及,几乎是一瞬间就闻到了那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小季老师要送人礼物!
这可是季微辞,那个创下一整年所有纪念日全加班纪录的季微辞!独来独往从没见和谁有过亲近的季微辞!
这么用心的一份礼物,还是亲手做的,是送给谁的?
吴枫好奇得抓耳挠腮,又不敢直接问,只能巴巴地看着季微辞。
季微辞当然不会懂他心里的小九九,这会儿已经收拾好桌子开始工作了。
吴枫只能压下那点八卦之心,拽了一把不知在想什么的罗毅,两人分别回到自己位置上,也开始加班加点处理工作。
明天实验室的仪器要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维护和升级,为了不耽误项目,这周整个病抗突都在赶进度。
吴枫对完一批数据,觉得眼前有点发花,抬头盯了一会儿天花板,而后郑重地拍拍身旁罗毅的肩,一脸严肃道:“兄弟,你这个转调太是时候了。”
话音未落,哗啦啦一连串文件夹和文件倒塌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