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18节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18节(1 / 2)

“这太孙和郭家这是多让公主不信任啊?”

对于民间而言,刺激,太刺激了,比话本子真实有趣多了!但民间只需要八卦就好,宫里和朝臣需要考虑的就多了。

“陛下,时君如今还小,天幕中,只是后来移了性情,妾身恳请陛下,允时君随妾身读书,妾身会把时君教好的。”

邓国公主生母贤妃请旨,生怕天幕之后,宫人会因此怠慢了公主。

元泰帝却觉得心里压着什么,沉甸甸的,只道:“都起来吧,之后再说。”

【谁能想到,会杀出个邓国公主搅乱了局势呢?太孙虽然没有对晋王这些叔叔辈下手,但是人家直接对亲生父亲下手了啊!甚至元泰帝装病,还不到半年。】

【安王常年酗酒,此次被亲子所害,身体精神双重打击,半年后病逝,安王世子身子尚未好全,又要守孝,险些跟着安王去了,自此身体大损,膝下无子,三十岁之际,鹤仙将楚王膝下次子,过继给了安王,然虽有太医照看,最终也没活过40,在弘德十三年去世,享年三十九。】

得知死期的安王躺在躺椅上,眼睛都没睁一下。

楚王没什么可多说的,过继给二哥一脉还能继承王位,他以后的次子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他们姜家过继来过继去的,频率是不是有点高了?

【邓国公主被幽禁公主府,终生不得出。】

【大侄子去世一年后,鹤仙在两位长公主的求情下,才解除了邓国长公主的禁闭,此时邓国长公主,已经三十五岁。

令人感慨的是,多年的幽禁,没能让这个能当祖母年龄的公主意志消沉,真金不怕火炼,明珠不怕蒙尘,外交史上最璀璨的玫瑰,终将绽放。】

外交……

姜衡了然,也是,天幕上的三妹能牵着太孙的鼻子走,能把老爹气得险些七窍升天,洞察力及谋算人心上,的确少有人能及,祸祸他国,的确适合。

邓国公主向两位姐姐和姜衡,投向了感激的一眼,感谢天幕中的未来,为她求情,将她放了出来,甚至,还给了她其他的机会,她好像知道,她以后可以做什么了。

元泰帝见状,沉默无言,却没有多加指责。

【太孙不孝,废黜太孙之位,贬为庶人,晋王冲动,有套就上,可为将,不可为君。】

【百官也被溜了一大圈,不少人的官位因此发生变动,元泰帝的权威再度被加深,元泰帝虽没有再立储君,但宁王已经开始随侍帝侧,辅阅奏折,作风也开始趋向柔和,虽无储君之名,已有储君之实。】

【而正式被封太子,便是第一期视频里的,百官欲联合楚王,被楚王背刺了。】

【回顾鹤仙从宁王到太子,我们会发现,其实鹤仙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夺嫡,唯一一次出手干预,也只是放大对手的欲望,还被邓国公主给插了一脚,放现在网络上,就是鹤仙躺赢狗,邓国公主得了mvp。】

朝臣则是摇头,他们虽然不明白什么是mvp,但是躺赢,他们大概还是能理解的,理解前句,后句就不难分析出来了,可这也太偏颇了。

在他们看来,宁王能让陛下装病试探晋王与太孙,还把自己给放在了观戏的位置上,这场试探,在陛下答应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试探,因为人心本就不可试探。

【可我们从政绩上而言,晋王的功劳大多在军事上,偏科严重,又容易上套,一开始就不是元泰帝心中的储君人选。】

晋王涨红了脸,这天幕,太伤人了!

【太孙呢?晋王是武,他就是文,被士人阶层所认可,可实打实能拿出来说的,实质性的功绩,却说不出个什么来。

便是《农桑志》,也是因为外行指导内行,一本农学巨作,险些一辈子不见天日,直到鹤仙住进东宫,发现了这本隐藏的宝藏,将周均这个作者给找到,询问他水平为何忽高忽低,书上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至此,周均这才拿出未修改版的《农桑志》,得到起用,鹤仙更是在弘德七年,为周均重启大司农一职】

游历至蜀地的周均从田间抬头,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大白牙,复又重新弯腰,与农人交谈。

既君父有德,那想来不会怪罪自己晚去一两年,他想,编纂到一半的农书,还能做得更好。

【再看鹤仙,在朝堂,与元泰帝配合默契,心甘情愿扮演白脸,与百官为敌,整肃朝堂,改善风气,震慑贪官,改善律法。

在民间,戏社,戏台班子,犹如别样的“采风官”,将民间故事搬上戏台,化作艺术,编纂戏剧经典《戏章》,民心在侧;又塑造青天大老爷版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既宣传了朝廷,又维系着与百官的平衡,以名誉匡正朝官。

若你是元泰帝,你会选谁?】

这还用选吗?这根本没得选啊!

“《戏章》?采风?是仿照《诗经》吗?”有学子大感兴趣,万不曾想,低贱的下九流行当,在宁王手中,竟变得如此风雅?

“名誉……”不少老臣细细琢磨这二字,发现,就是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二字,若能够有以自己为蓝本的戏曲传唱后世,他们能不愿吗?他们巴不得呢。

“太子殿下,擅长悄无声息的攻心啊……”方方面面,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他们这些臣子。

天幕这一期的视频也终于到了结尾,这一期的视频比之前的都长,内容也更多,更刺激,同样,后续要收尾的也多。

尤其是安王府二公子,晋王,和邓国公主,相互之间的斗争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他们不顾元泰帝的死活,但凡元泰帝真病了,保不准就真气死了,这怕是元泰帝哽在喉咙最深的一根刺了。

天幕结束,宫宴也顿时冷清了下来,元泰帝与太子北辰殿议事,两位公主没有选择立马出宫,而是去了邓国公主宫殿,宗亲该回家回家,老十带着两个弟弟去了文思殿,晋王楚王带着其余兄弟出宫去了安王府,一时之间,暗潮汹涌。

第21章此乃殿下之大德!

在元泰帝看来,姜襄这个孙子如何安排,看老二是个什么章程,至于晋王,既然有为将之才,那就扬长避短,总归如今天命归九,老四看样子也不会再争,扔给小九自己头疼去。

最后便是闺女,时君的心性,全然出乎了他的意料,最后想了半天,还是再次选择扔给了姜衡,你看着办吧,天幕中你能放出时君让她折腾番邦国家,如今时君还没彻底定性,就交给你来管了!

将一切都扔给太子后,元泰帝格外轻松地靠在了靠背上,神情舒展,“好了,小九你去忙吧,朕还要忙着处理政务呢。”

姜衡:……

六百六十六,您现在是演都不演了是吧?您的雄心壮志呢?您的集权呢?ooc了啊!

翌日下午,东宫:

“殿下,琅琊王家下任家主王克求见。”陆永将一封拜帖递给了姜衡,并给姜衡说明情况,“之前的王家人投过荐文,殿下说中看不中用,都筛出去了,这王克,是昨日下午才赶到皇城的。”

其实不止王家,过大的世家子弟,他挑选的都更为严格,被拒绝后,也不是没有托关系来找过东宫,但没用。

这王家,不是第一个再次主动上门的,却是态度最诚恳的一个了,直接下任家主都来了,这就不得不见一见了。

“请进来吧,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