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迫拿他们的钱的,不然他们一定杀我!我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庆幸他们一直没找我,我甚至以为当初威胁我的细作死了,没想到,五天前,萧梁人出现了,不是当初威胁我入伙的那个人,我只知道此人姓杜,他让我那晚必须在南门当值,准备随时接应一个刺客。”
“我总共见过他两次,第一次是告知谋划,第二次就是前天傍晚,他扮成外乡来京的旅人,假装在义井边休息,把一囊食物给我,让我天黑时把食物放到铜驼街大树上的一个空鸟窝里。”
尉窈打断对方供述,问:“你可打开过那个囊?”
赵僧檦摇头:“我没有,我怕知道越多,死得越快。”
他窥一眼尉窈神色,见她没有再问的意思,继续招供:“别的坏事我真没干,今天中午我听说官兵在清理铜驼街的鸟窝,担心刺客没取走鸟窝里的食物,我就编了个借口离开里坊去街头看。”
实则他更担心刺客,或者姓杜的细作和他想法一样,也现身铜驼街,如果遇上了,他可得提醒细作赶紧远离,别被官兵发现。
当然认贼当父的狗心思要是也说了,他可真没活路了。
审完赵僧檦,管贤的儿子管真宽来了,他除了在城内散布赵修的传闻,还负责把胡叟查来的消息传递给尉窈。
胡叟今早追踪一个可疑的行路人,被察觉后只能放弃尾随,而后他依照行路人的身材和武艺,写了一份武官名单。
想把信上的十几名朝官一一暗查,太耗人手和时间了,而且可疑人物未必在名单里。
所以此事急不得。
尉窈把名单把元瑀,嘱咐:“这些官员的外貌具备共同点,你来京后见过不少官员,把相似外貌的、且武艺极高者添到名单里。”
她走出几步,想到一个人,拿回名单,用行囊笔添上一人……于忠。
元瑀诧异!
嫂嫂写下的于忠,是皇后的从兄,给已逝的于烈将军守孝的于忠?
第426章二兽同行
两刻时间前。
殿中郎元昭一步步迈上皇宫的大司马门,铁甲微微响动,透露着杀伐气,犹如它的主人。
城墙之上,武卫将军元鸷背风独立,居高望着内城景色,听到有人走近,他回首,木讷的神情在看到是元昭时转回头,恢复冷漠。
这种冷漠,彻彻底底,毫无温情。
二人并肩望远,元昭说道:“孔雀,我们终于能在宫墙里会面了。”
“孔雀”是元鸷的字。
“嗯。”
元鸷的年龄不到三十,比元昭小,一声“嗯”却足以显示二人谁更强。他问:“昨天北海王训斥你了?”
元昭似一头发怒的熊,恶狠狠道:“他长兄也训过我,现在还不是埋在邙山!”
元鸷放低视线,一边打量着进宫的寇猛,一边说:“快了,元详快和他三个兄长在黄泉团聚了。于家的事,怎样了?”
元昭借巡视城墙仓库的原由来找对方,就是为了讲此事。
“孔雀,这回你失算了,于忠有勇无胆,只让他给尉窈个教训,没叫他杀人,他都胆怯退步不敢动手。”
元鸷没有表现失望,反而满意道:“此回用他,本就是试探。胆怯好,胆怯才容易掌控。”
“我信你,说吧,下一步干什么?”
“做好你分内事,别轻举妄动。”
“孔雀,你可从没说过这种话。”
“之前没遇到对手。”
元昭疑惑:“对手?谁?侍中尉窈?”
从前元昭被孝文帝大骂愚笨,其实不是训他无智,而是元昭不敬孝文帝的四叔齐郡王,这才被免去官职。元鸷在朝野布局多年,选元昭为同谋,可见元昭不但不愚,凡事还一点即透,当然,元鸷也看中元昭不敬天地、不尊君父,如野兽一样的性子。
这便是“兽同足者相从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