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惯常的笑脸不见:“我不懂……”
“听着就行了,不用懂!”赵芷扔下一句威胁,继续去巡察禁卫。
其实不用寇猛提醒,她听见老阉货跟王尚书说的那几句话时,就觉出话中的不对了。
长公主刚离开斋宫,陈扫静提出给陛下篦头,继而提起旧时长公主给陛下篦头的往事,陛下这才赐玉篦子给长公主,命陈扫静去送。陈扫静离开后,陛下罚她去巡察禁卫。
一赐礼、一罚,陛下命令这两件事时,老阉货都在殿中。
那么陈扫静办完差回来,她打那厮,肯定是巡察禁卫时遇到陈扫静了,并发现了什么。王遇精明了大半辈子,难道猜不出原因么?为什么跟王尚书说话说一半?王尚书会不会认为她得志张狂,已是赵修那般的佞臣?
想陷害她为佞幸之臣,那就承受佞臣的报复吧。
话分两处。
半个时辰后,离开皇宫的陈留长公主车马行驶到永康里,停在宅门关闭的任城王府前。
大宅门虽然关着,但是有门仆守候。
门仆才要询问长公主是不是来拜谒任城王,就见长公主和贴身婢女都从车里提出成篓的鸡蛋,随一声“打”,鸡蛋全掷在王府大门上。
臭的!
全是臭鸡蛋!
广陵王元羽跑着过来瞧热闹,陈留长公主朝他骂:“你也不是好东西!欺负我夫君一事,你一定也掺和了!”
元羽原地掉头,边逃边嚎:“你夫君死多少年了!不是你盼死的吗?关我何事?啊呀、啊呀、啊呀——”
他可跑不过长公主,近距离投掷,臭蛋全砸中他脑袋。
第294章元贞君,李隐
任城王存了忍的心思,即使被晚辈欺辱到府门前亦不屑计较。广陵王可不愿意忍,元贞君给他添堵,那他也给她添堵!跑回府后,他顶着一头臭下令,命家仆速去萧齐寻找王肃的妻室来洛阳。
次日。
陈留长公主不避讳旁人议论,穿内城至城南,赶往延贤里。
“延贤”二字,是孝文帝专为王肃而立,以前元贞君没觉得什么,现在不一样了,琅琊王氏出身、赡学博通的王郎君,很快要成为她的夫君。
城南的官道是迁都时期建的,几年里没有增加过,元贞君觉出马车慢下来了,掀开帘子望拥挤的街面和远处更加密集的人流。
侍女蝶庄提前打听过,知长公主意,立即禀述:“才归降的裴叔业一族,被安置在浮桥西南的归正里。裴氏是萧齐勋贵,仅亲族、有名气的僚属就有近百人数,他们全是举家一起迁来,另有仰慕裴叔业跟随来降的衣冠世族,所以近期拜访、想结好裴家和那些名士的人,每天都于城南往来,络绎不绝。”
元贞君:“倒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向陛下建议加修道路,把浮桥拓宽。”
长公主一行过路劝学里时,再遇拥堵。
蝶庄也打听仔细了,禀道:“此地有孔姓儒师建精舍讲学,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儒生,孔儒师的嫡传弟子有三,其中的女弟子最有名气……”
元贞君厌恶打断:“行了,我知道是谁。”此地拥堵居然是因为尉窈所在的文雅精舍,她还真是小瞧了儒生向学之心,也小瞧了尉窈这个女校书郎。
“来求学的有鲜卑学子么?”过去劝学里了,元贞君突然问。
蝶庄:“有的,婢子特意问过,文雅精舍现在收了有二百多学徒,一半以上是鲜卑学子。”
元贞君轻“嗯”声,又问:“李彪是不是有个女儿,诗学和尉窈齐名?”
“李彪之女名隐,去年二女郎可称齐名,现在李隐是及不上尉女官的。”
“今年岂知明年事。改天你把李女郎带来见我,若真有才学,我给她个机会。”
“是。”蝶庄羡慕不已,愈发觉得赵常侍母女不识抬举,长公主又不缺人侍奉,本是想让尉女官跟在身边学学宫里规矩,知道后宫的势力交错,等合适的时机超升高品秩女官,甚至是贵人!
所以啊,还真是今年岂知明年事,到时尉窈的名气,别说不配与李隐齐平了,恐怕得被踩在李隐脚底了。
延贤里。
尚书令王肃不知昨天陈留长公主的话是真是假,今天他告了假,从清早等到现在,心情忐忑而复杂。
前年的时候他便听过些元贞君青睐他的传闻,他不讨厌这位长公主,直到昨天相遇,确定了对方的心意,他也燃起些许遐思。
然而一想到远在萧齐受苦的妻子阿谢和孩子,他这点遐思立即变成羞愧。
唉,怪只怪命运捉弄!他当年为了掩饰身份逃命,剃发出家才顺利来到魏境,如今陛下以他出家、还俗为由,断掉了他和阿谢的因缘。
一方是圣意难违,一方是结发妻子,这个结如何解?他如果求长公主,对方会不会帮他?
王肃正在想关于元贞君性格的种种传闻,忽见家仆匆忙跑来,很快,府中管事引路,元贞君出现。
“长公主恕我无礼,我没有出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