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魏女史 > 第102章

第102章(2 / 2)

不说五学渣各自遭受的打击,尉学馆里,第二轮小试结束。

主监考薛夫子说道:“第三轮小试,是考试方法的又一次创新,不算成绩,以强健体魄、寻求诗意中的乐趣为主,来吧,都来庭院里。”

尉窈和其余同门一样感觉很新奇,前世的联考可没出现过此形式。这说明什么?说明因为她的重生,已经改变到出题夫子、甚至是州府文吏那一层了。

尉景辞学,武继旷课,现在一舍的学童是十三人,都站到了院子里,宋夫子笑吟吟瞧着,显然这轮不算成绩的小试他是提前知道的。

薛夫子:“先分组,再说考法。尉窈,尉茂,你二人分左、右两侧站,其余十一学子,愿意跟尉窈还是尉茂一组,自行选择。”

尉蓁先站到尉窈旁边,尉菩提一直在和尉蓁闹矛盾,于是站到尉茂那,尉简、尉戒之等最调皮的也都选尉茂。

曲融真是谁都不想选,磨磨蹭蹭最后一个站到尉茂那伙人的最后。

薛夫子不拖延时间,简单讲述完考法,所有人包括曲融都高兴了,原来真是让他们在强健体魄的过程里体会学诗的快乐啊,跟成绩和竞争丝毫不相关。

第143章青春学子

尉窈一组的五名学子人数少,每人隔开相等的距离撑成圆形,站在内圈。尉茂一组的八名学子,也相隔等同的距离撑成圆形,站在外圈。

内圈的学子们右绕着跑,外圈的学子们左绕着跑。

随着相互间距离的掌控,十三名学子开始加速,边跑、边按照夫子刚才讲的规则试着做。

规则:由尉窈起头,先喊一句截诗为题,外圈谁能答出这句截诗所在古诗里的任意一句截句都算答对,允许多人答题,允许出现多种答案,只需要别和尉窈这一句重复就行。

答完截句后,凡答题者,都要紧跟两句“反跑、反跑”提醒。

然后内圈的学子们改方向,左绕着跑,外圈的学子们则右绕着跑。

喊完“反跑、反跑”后,由尉茂立即出下一题,这里需要注意,不能等所有同门都换好方向跑开了,再出下一题,那样的话算作违反规则。

尉茂出了题后,同样的,尉窈一组必须赶紧答题,凡答题者也要紧跟“反跑、反跑”提醒。

无论答错了题,或者出题有误,或者跑圈变换方向时出了错,或者“反跑”的提醒次数出了错,都要赶紧离开本圈,加入对手的跑圈里去。

出题、答题、跑圈方向、提醒掉头跑等等规则,始终如此遵循反复,总共跑两刻时间。

只有尉窈、尉茂作为各自的队伍首领,出了错不必换队伍。

既然不考成绩,以乐趣为主,题目当然越简单越好。

尉窈出的首个题是:“关关雎鸠。”

尉茂一组所有人答的都是最熟悉的“在河之洲”,又几乎同时呼喊“反跑、反跑”提醒。

“啊!”

“哎哟!”

“哈哈——”

有反应特别快、掉头快的,有反应慢掉头慢的,所以第一次换方向跑,就有好几名学子差点撞上。

“这轮算了,下轮出错的换队伍。”薛夫子喊完话,与宋夫子相视而笑。

尉茂在欢声笑语里喊下一题:“桃之夭夭。”

尉窈一组齐声回:“灼灼其华!反跑、反跑。”

尉窈:“投我以木瓜——”

尉茂一组立即接:“报之以琼瑶、反跑反跑!”

“啊呀——”又有撞上的,这次相撞的俩人自觉迈步到内圈跑。

尉茂:“执子之手——”

尉窈一组的声音多了:“与子偕老,反跑反跑!”

远远近近,五个《诗经》学舍的欢悦声越过四围院墙,合成一片。曲融很快忘了和尉窈的矛盾,在她喊完诗题后,只要他会的,立即大声回答。

随着耳熟能详的诗题出完,随着跑动的速度加快,双方队伍几乎每轮题都交错换人,跑反的也频繁出现。

有人笑岔了气,有人对改变方向越来越懵。

有时里圈的人多,有时外圈的人多,每个人身边的伙伴都不固定了。

这就造成平时不怎么交谈的同门,比如正闹矛盾的尉蓁和尉菩提,尉窈和曲融,也会因为跑反方向碰面,大笑,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的心里没有任何怨结,开怀笑容由心而发。

宋夫子不禁感慨:“这才是青春学子该有的样子啊!你看,一个个跑得脸红扑扑的,多好。这种好点子,最好再多想几种,哈哈。”

薛夫子:“放心,我会向馆长提。对了,崔学馆休沐日的各项活动延长至三天,牧场给勋臣各学馆的学子提供露宿毡帐和吃食,州府还出教练骑射的骑师、射师,这种好事咱们馆长一向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