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魏女史 > 第79章

第79章(1 / 2)

苟主簿给赵芷解释:“尉学馆向州府小学请求,从旧馆聘了一名讲诗的宋夫子过去,州学府就缺了人,于是从旧宫废宫学聘走一位女夫子。”

“嘿嘿,好。”赵修傻笑两声。

赵芷一瞪,赵修立即目不斜视走路。她说道:“这事我知,州学府这位宋夫子不大行。”

苟主簿诧异:“不能吧?”宋夫子的诗学可不比之前的杜陵差啊。

“宋夫子现在教的,正是我女儿读书的诗经一舍。一舍里有个叫尉茂的学子,除了比我女儿学得差,比别的学子都强,连他都听不懂宋夫子讲的,现在每天中午都找我夫君给他重新讲一遍。”

“竟然如此?!这不是小事,回头我让人去尉学馆问问是怎个情况。”

赵修突然不走了。

他盯着前面的院门,再回头瞅瞅走过的窄路。

苟主簿惊喜问他:“想起什么了?”

“我想找地撒尿。你不准偷看,”赵修指下主簿,再指周奚官:“还有你。”

赵芷训斥:“要撒就撒,快点!”

赵修欢快地往回跑远两丈,这厮不冲着墙溺,晃荡着浇地砖,好在知道背着身。

“恪郎,咱俩比赛看谁尿得远。”

苟主簿与赵芷迅速对视!“恪郎”肯定是指太子了,来旧宫果然有用。

赵修自己不觉异常,又自言自语:“啊,恪郎比我厉害。”

“恪郎,你将来会更厉害。现在奴保护你,以后换你保护奴。”

“嗯?”赵修提好裤,抓着脑袋过来,和赵芷说:“我刚才想起些什么,又忘了,怎么办?”

“不急,慢慢想。”赵芷示意周奚官继续带路。

赵修笑着跟紧她,嫉妒苟主簿也跟着:“你离我,离她远点儿。”

主簿睨视这厮一眼:扇得还是轻。

第110章被劫持

太子元恪在旧宫的住地到了。周奚官讲述道:“太子九岁以后才独住这里,九岁前一直住高贵人处。”

主簿纠正她:“不要再叫高贵人,叫文昭贵人。”文昭贵人是元恪生母高照容的谥号。

“是。”周奚官问:“文昭贵人住处不远,是先进这里,还是去文昭贵人的住处?”

赵修心里莫名感触:“我想进这个宅院看看。”

庭院两进,周奚官留在院门口守着。赵芷和主簿随赵修径直来到后院,赵修指着厢房外的一口大缸,献宝似的告诉赵芷:“我想起来了,以前在缸底下埋过东西。”

苟主簿向赵芷点下头。

赵芷吩咐赵修:“挖出来。”

院中有好几把小铲,应是太子昔日挖土玩耍用的。赵修挪缸,掘土,还真埋了个陶瓮,瓮的封口很粗糙,赵修才跟赵芷显摆一句“这是我偷偷埋的”,苟主簿已经把里头的布裹取了出来。

是一沓信笺!

苟主簿只阅了最上面的一封信,吓得汗流浃背。信里竟然是太子在太和十六年时,与侍奉陛下的阉臣双三念的往来秘事,信里反复提及最多的,赫然是当今的冯皇后,已故太师冯熙的长女!

可是太和十六年时,大冯氏早被赶出了平城宫,正在寺院出家为尼。

苟主簿不停拭汗,心道完了、完了!原来元恪这么早就懂得联合大冯,对付当时的太子元恂和即将为后的小冯氏!那为什么不毁掉这些信?

还是……这沓信才是太子遣人来平城的真正目的?要把这些信悄无声息带回洛阳?

不对不对,苟主簿接着推翻揣测。现在陛下南征,久久不回洛阳宫,洛阳宫里一定铺满冯皇后的眼线,太子要是把信带回去,万一被冯皇后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苟主簿慌张间抬眼,正对上赵修阴森的目光,好在这厮接下来的话让主簿提到嗓子眼的心又落回去。

“你看,他眼珠子乱转,在打坏主意。”赵修向赵芷告状。

与此同时。

州府府衙,一参僚匆匆禀报元志:“府衙接到报案,尉学馆一夫子连带一学童,被一个匪汉劫持了。”

“这种案子不报平城县署,怎么报这来?”

“那名学童是员外散骑侍郎尉庆宾的幼子。”

元志把手中书简摔到案上。

“简直给我找麻烦!廷尉署那些吏员还在呢,这伙人要是知道尉庆宾的儿郎都能在大白天里被劫成人质,我这两年的刺史白干了!再打探另名夫子是谁,是不是刚聘去尉学馆的宋夫子?”

“不是宋夫子,此人姓尉,教大学的,听说是春考首名学子尉窈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