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魏女史 > 第33章

第33章(2 / 2)

尉族学馆。

薛夫子继续在说:“你们的尉师兄尉道子,会紧随其后念另一句诗题,诸弟子需写出这句诗的上一句!注意,是上一句!仍以《扬之水》举例,题目诗句是‘不流束薪’,你们则写‘扬之水’。”

“薛匿瑕和尉道子念题的隔隙并非固定,将逐渐缩短。每组题之间也将如此!这就需要你们视自身能力,选择把一组听完后一起答,或者分别答。”

“不管选哪种答题方法,你们都得注意听我的‘出题’提醒。因为阅卷时将以‘组’批改,答对半组题不算成绩。比方我提醒‘出题’二字时,你们前组题没有答完,就得立即决定放弃前组题,或放弃新的一组题。”

“以上是第一轮小试的全部规则。还有半刻到卯时半,谁有疑问现在举手问,过后再出声的,按扰乱考场纪律驱逐。”

学童们眼中原本就不多的智慧,在一句句规则中减龄,减龄,减龄……听到现在,像一只只惊悚的小鹌鹑。

武继颤颤巍巍举手:“夫子,我一句都没懂,能再讲一遍吗?”

段夫子咳一声,总结说:“薛学子念的诗,你们要答的是下一句。尉学子念的诗,你们要答的,是上一句。一下、一上,记住,一下,一上。听清题最重要,一道答不出来不要紧,莫纠结,认真听之后的题,说不定有能答出来的。还要注意听薛夫子喊的‘出题’提醒,他一喊‘出题’,不管你在写什么,都暂时放下,认真听。”

薛夫子点头:“还有不明白的么?”

要说谁最明白,肯定是尉窈。她预感“全都考”不会因泄题而撤消,但是没料到考法略过了让学童适应的阶段,直接跨到半易半难阶段,想来是偷题行为惹怒了脾气刚毅的柳夫子。

关键这是今天的第一轮考法。还有两轮呢!

“嗒——”

是刻漏滴下的水珠。

薛匿瑕,尉道子各开启第一卷试题。

“嗒——”又一滴计时水珠。

卯时半到。

段夫子把攒起来的中气一语呵出:“都愣着干什么,准备书写!”

薛夫子:“出题——”

薛匿瑕口齿清晰,一字一顿念:“不流束薪。”

这是刚才举的例题!

太好了,这道题诗经一舍十五名学童全部答对:“彼其之子。”

十息相隔,坐在最右边的尉道子大声念:“不流束薪。”

学童们又松口气,还是例题,纷纷写下正确答案:“扬之水。”

全平城只有元珩因为没听全规则,纳闷地重写了一遍“彼其之子”。

寂静,十息。

薛夫子:“出题——”

薛匿瑕干脆利落三个字吐出:“左执簧。”

哎哟太好了,学童里开始有一边写一边喜笑颜开的。

第47章一题更难一题

因为此题是前两天才学的《君子阳阳》里的,答案为“右招我由房”,字虽然多点,可笔划少呀。

十息足够足够的。

都写完了,学童们目光殷切盼向最右边的尉道子:师兄师兄,快读下个题吧,你看,我们都写完喽。

尉道子面含笑:“右招我由敖。”

嘻嘻,连尉景、武继等学渣都乐得龇起大牙,因为这句诗还是出自《君子阳阳》!

嗯……武继旋即撅嘴。答案“我为翿”的“翿”字,他只会写右半边,左半边那一堆具体是啥笔划咧?

不等他犹豫蒙笔划还是画圈替字,就听见薛夫子又一次“出题”提醒。

“题”字音落,薛匿瑕立即跟上:“美孟弋矣。”

此题出现了跳跃,让思路还在《国风》篇里沾沾自喜的学童们纷纷慌乱。

武继最惨!仓促间他听见的是“没么意义”,他是不好学,非蠢傻,他笃定诗经里绝对没有“没么意义”这句。呜……怎么办?阅卷是一组题一组题的算成绩啊。

罢了!他继续寻思“翿”字是咋写的。别说,这样一来时间重新觉得宽松了。

薛夫子、段夫子都格外注意尉窈,见她在“弋”音一出就落笔,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