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集“抗病性强、口感绝佳、产量可观”三大优势于一体的品种,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蔬菜品种模板。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拿到初步数据时,整个相关科室都为之震动。
要知道,在我们国家,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大力推动种业科技的创新。所谓“选种”,通常是从已有的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既定的育种目标,挑选出优良的个体或群体。而“育种”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运用遗传学原理和相关生物技术,通过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多种方法,创造新的遗传变异,再通过一代代严格的选择和测试,最终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这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极高,但意义极其深远的工作。
兰叶以个人之力进行选育,并且是在一个条件相对简陋的小山村里独自摸索,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果,实在令人惊叹。关键是他并非只培育出了小白菜和萝卜,据传闻,他试验田里还有表现更为神奇、色彩斑斓的七彩番茄和某种高产抗病七彩土豆,后者尤其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在实地细致考察了“山野兰居”的种植区、初步验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后,双方的后续合作洽谈进行得相当顺利。
农科院方面的负责人李教授对兰叶是赞不绝口,眼神里的欣赏和那种“惜才”的挖角之意几乎不加掩饰:“兰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留在乡下经营一个小度假村实在是太屈才了!我们农科院正需要您这样有前沿想法、有扎实技术的青年才俊,我们平台更大,资源更多,科研氛围也更浓厚,一定能将您的才华发挥到极致,造福更广阔的领域……”
一旁的宋青禹闻言,眉头微蹙,正要开口,一个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中气十足的苍老声音便从门口传了进来,精准地打断了李教授尚未说完的招揽之词:
“哦?李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叶沛然的实验室,还是我家青禹的实验室,平台不够大,资源不够多,委屈了小叶的才华,发挥不了他的全部潜力?”
众人闻声回头,只见精神矍铄的叶教授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了门口,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却丝毫掩不住通身的学术威仪和气场。他缓步走进来,目光如炬,先是在兰叶和宋青禹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和赞许,随后那锐利的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农科院的李教授。
想挖我叶沛然的墙角?做梦!
第103章
“叶、叶老!您怎么大驾光临了?您千万别误会!我绝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一看到叶教授,省农科院的李教授顿时如小学生见了班主任,猛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肉眼可见的慌乱。
“说什么?说我这徒弟待在这山沟沟里是屈才?还是说你农科院那套报表、会议、评比的流程,能比让他安心搞出‘翡翠露’更有贡献?”叶教授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压得李教授额头直冒冷汗。
“叶老,您言重了!我哪敢质疑您啊!”李教授连忙赔笑,后背都快湿了,“我是真心觉得兰先生才华横溢,想着多一个平台多一条路,更能发光发热嘛……”
“发光发热?”叶教授放下茶杯,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他的光和热,就是在这里,用他的方法,培育出‘翡翠露’这样的品种。而不是被你们弄去,填那些无穷无尽的表格,开那些效率低下的会议,把精力耗在应付各种考核评比上!”
他看向兰叶,眼神这才真正柔和下来:“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土壤。兰叶的土壤就在这里,他的灵感、他的节奏,离开了这片山水,未必还能结出同样的果子。我知道你们农科院是好意,但最好的支持,是尊重他选择的科研路径,提供合作而非管辖,而不是总想着把人连根拔起,挪到你们认为更‘规范’的花盆里去。”
李教授被说得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他那点小九九被看得一清二楚——兰叶这样的天才要是去了他们院里,能带来多少课题、经费和奖项啊。
这时,兰叶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却异常清晰地说道:“李教授,谢谢您的看重。老师说的,也正是我的想法。”
他看向屋外那片生机勃勃的田地,眼神温暖而专注:“我的根就在这里。这里的土壤、阳光、雨水,甚至这里的空气,都是我试验的一部分。‘翡翠露’能成功,离不开这片特定的环境。我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和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的人的互动。离开这里,去一个标准的实验室,我或许能做出一些成果,但很可能不再是‘翡翠露’,也不再是我想要的方向了。”
除开系统的原因,兰叶是真喜欢如今的生活。他前世又不是没待过标准化实验室,但说实话里面那些小九九,有时候真的很消磨人的研究激情。
他转向李教授,态度诚恳却不容置疑:“我非常乐意与农科院合作,将‘翡翠露’和后续的品种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进行验证和推广,这也是我的愿望。但对我来说,最好的实验室,始终在这里。”
宋青禹随即开口道:“李教授,看来共识已经达成了。那么,我们可以详细谈谈关于‘翡翠露’及后续品种的区域适应性试验、数据共享与分析的具体合作细节。至于兰叶的个人发展规划,就不劳贵单位费心惦念了,他的路径清晰且唯一,旁人……怕是也规划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