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四时赶山记 > 四时赶山记 第114节

四时赶山记 第114节(2 / 2)

何况家里为了小七买了母羊,每天挤出来的奶实在太多了,自家喝不完,只能往外卖。

喂完了奶,霍凌依然不舍得撒手,他看向眼前吃饱喝足,昏昏欲睡的小人儿,用手轻轻点一下小脸蛋。

“你说他多会长,咱俩都没有酒窝,偏他生了一对儿。”

一开始他俩还觉得奇怪,问了老一辈才知道是会隔代传的。

“这几天夜里,他安不安生?”

“少不得要起来几趟,也还好,他白天睡觉的时候,我也陪着补个觉。”

颜祺看了看天色道:“早些睡吧,明天进城卖了货,还要下地掰苞米。”

家里的一亩菜籽、两亩高粱已经收割归仓。

菜籽是第一年种,从头到尾摸索着来,一亩地的油菜,打了二百斤菜籽,足有两石,不算多,但也绝不少,卖给油坊的话,一石是八钱,相当于一两半还多的银子。

霍峰和霍凌打过招呼,打算把这批菜籽全都卖掉换钱,兄弟俩平分,他们家养猪,偶尔霍凌还进山打猎,有足够的荤油吃,一年到头,要是不做席面,算下来用不了多少菜油,与其像攒麻籽那样,拎着菜籽去油坊榨油,还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到时一年过去吃不完,放成陈的,榨出来油就不香,白糟蹋了东西,若是一股脑全出手,凑个整,还好跟人谈价。

“大哥还真是有种地的本事,当初还说,头一年种,能打个一百来斤的菜籽就不错了。”

霍凌靠在炕头道:“就这么慢慢经营,一年年地攒钱,何时有人家卖地,就再零散着往家里买,到咱们两家,一家能有个十亩地的时候,就真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颜祺点头,纵使自家不靠种地吃饭,可田地里长出来的粮食能填饱肚子,而且一旦买下,便能代代传及子孙后代。

霍家走到今日,从霍平原到新出生的霍英、霍林、霍小七,已经传了五代人,因为在霍老爹之前都住在大山里,山下的家底单薄。

要想给儿孙辈多留些东西,还得是他们这代人再加把劲儿。

忙碌一天,都困了,趁孩子吃饱后能安稳睡上两个时辰,夫夫两个赶紧熄灯上炕。

“今年确实不如去年这时候冷,我记得去年在山里时,这会儿都穿上棉袄了。”

脱掉外衣,颜祺整个人钻进被窝,一下子就贴上了霍凌热乎乎的胸膛。

他惬意地伸了伸腿,不小心踢到了霍凌,刚想收回来,小腿就被对方一下子夹住了。

被子里迅速升温的同时,霍凌嗅到了来自澡豆的花香。

面对自家夫郎,没什么可害臊的,霍凌毫不客气地往前凑了凑。

他嫌热,小哥儿的手脚却开始泛凉了,一边仍穿着夏日齐腿根的短裤衩,另一边也是贴身的柔软棉布,裤脚向上卷起,就这样在彼此心知肚明的气氛里肌肤相贴。

“白天洗澡了?”

“想到你今天要下山,就……洗了洗。”

上午天气晴好,颜祺特地早早烧水,赶在太阳落山前晾干了头发。

此时湿润的水汽早已散去,只留下淡淡幽香。

霍凌喉结轻滚,唇间溢出一丝低笑。

两人成亲一年多,孩子都有了,可颜祺一直是个脸皮薄的,能让他说出这等话,说明有些事不仅是自己在惦记。

要的就是这份默契。

他倾身向前,大手顺着撩起的衣摆探入其中,唇瓣衔住小哥儿软乎乎的耳垂,一丝细密的痒意散开,颜祺不禁开始喘息。

需知因为之前有孕在身,两人吃了大半年的素,不久前出了月子,顾及颜祺身子可能还没完全恢复,加上霍凌赶着进山,依旧没做什么。

忍到如今,天雷勾地火,才刚贴在一处,衣带就松了。

眨眼间,身上仅剩的几片布被从被子里抛了出去,霍凌低头,与颜祺交换了一个极深的吻,迎着透进屋内的月光,他瞥见小哥儿眼中与唇上的水光。

……

结束后,颜祺用手背贴了贴发烫的脸颊,穿好衣服后去看了看熟睡的孩子

“咱们也和大哥大嫂一样,在炕中间扯个帘子吧。”

孩子长大之前都是跟着大人睡一起,毕竟家家只有一张炕,大人想做点什么只能偷摸来,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孩子还小,明知他什么都不懂,颜祺还是十分不好意思。

“好,明天我回来就弄。”

霍凌一口答应,扯帘子简单,一头打个钉子,一头支个木头架子就行。

“家里有没有合适的布?”

“有旧床单。”

颜祺道:“白天我比划一下,看看够不够,不够就补一块别的。”

反正卧房里的帘子只有自己看,丑一点也没什么。

说要早睡,到底也没如愿,两人擦洗完闭眼没多久,小七就醒了,霍凌起身,想让颜祺继续睡,颜祺却道:“我明天能睡懒觉,你还要早起。”

说罢他就近扯过霍凌的一件衣裳,披在身上给孩子换了尿布,脏的丢在地上盆里,明天再洗。

霍凌有个好处,就是很快能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