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园正在南都的繁华地段,夜里仍然有不少歌厅舞楼演出正酣,只是后台人潮散退之后有些空空落落,这也是看客全然不知的事。
“知道了。”杜若伸手拍了拍道琴的头顶,“道琴你早睡觉吧。”
“我才不睡。”道琴努力地把眼睛睁圆了,“我也要吃点心。”
“这个时候吃了点心,明天有你撑的。”杜若无奈地笑。
“总是熬夜不睡,道琴可要长不高了。”柳方洲慢悠悠跟在两个乾旦后面下楼梯。
“才不会。”道琴振振有词,“柳师兄你和项师兄不都是从我这么大就熬夜场,一样个子高。”
“项师兄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不止这个身量。”柳方洲比了比道琴的头顶,说。
“杜师兄你看!”道琴见自己说不过柳方洲,扯了杜若就告状。
“吵嚷嚷的是怎么啦?”张端师父正站在楼梯口等着他们,“再等不到你们过来,夜宵都凉了。”
“来了!”道琴答应得最欢。
【作者有话说】
《小宴》的台词主要根据王艳、叶少兰和朱强三位老师的版本,但是时间匆忙没有考据到目前京剧版本的最早来源,后面也许会根据昆曲版修改一下唱词~但是主要情节安排是没有疑问的
第37章
大厅里点着汽灯,亮如白昼。
“按道理应该让你们早些歇息才行。”王玉青看起来心情很是不错,刚演完一堂戏却容光焕发,看不出疲惫,“庆昌班第一代学徒顺利结了头牌演出,是该庆祝庆祝。”
“怕是你自己惦记上酒了。”洪珠扬眉笑道。敢这么同王玉青说话的人,庆昌班除了她没有第二个。
“毕竟玉青的活计可不比我和张端,烟酒都沾不得。”李玉把食盒里的点心一盘盘搬出来,说。
“我当年就是为了这一口,才没继续跟着玉青唱的。”张端扭开一瓶酒,摇头晃脑地叹了口气。
“你是只会敲鼓。”王玉青说。
“尝尝吧。”洪珠在杜若面前放下一只酒杯,“果酒,不伤嗓子。”
杜若仔细看了看八仙桌上满满当当摆着的点心,除了几例馄饨和汤团,大多是消遣吃的糕饼之类。就算是演出到深夜,多数人饥肠辘辘,梨园行里还是把胃口管得结实。
“谢谢师父。”杜若接过酒杯,又从桌子上拿了一块奶皮饼。
“你可不能喝这个。”张端嘘了一声,把李叶儿手里的酒瓶拿走,“你和道琴都喝点甜水儿得啦。”
说着往她怀里揣了一瓶“正广和”橘子汽水。
“正典呢?”王玉青四面点了点人,问。
“在这!”孔颂今推着项正典从门口进来了,“我让他在大门等等打酒回来的伙计,人从偏门回来了他也不知道,就在那干等!这孩子真是老实得过分。”
“来吧,大家先干一杯。”洪珠率先举起自己的酒盏,“庆昌班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道琴捧着汽水叮叮当当地碰杯。
“越来越好。”柳方洲看了眼杜若,笑着把自己的酒杯在他的杯子边碰了碰。
“越来越好——忙了半个月,两场大戏可算是结束了。”王玉青也和张端李玉碰了碰杯,“正典先讲讲?感觉怎样?”
“啊?”被猝不及防点到名字的项正典嘴里还咬着半块芙蓉糕,“我觉得挺好!本来还有点紧张来着哪,上台之后只顾着唱了,什么都忘了。”
“就这样的心思最好。”王玉青点了点头。
“我还是喜欢打斗多点儿的武戏。”项正典又拿了两块点心,“热闹。”
“项师兄可还是要和我排《通天犀》的。”柳方洲云淡风轻地跟了一句。
“往后仍然要勤加练习,不能懈怠。”王玉青亲自给三个挂过头牌的徒弟斟了酒,说。
王玉青大概也知道,有班主在的时候学徒们总是不自在,很快端着酒杯和其他几位师父移步到了大厅里面的套间。
项正典又逞起了大师兄的威风,把自己私藏着的那套牌摸了出来,吆五喝六地带着师弟们打牌,洪珠给他们留的一壶酒也一杯杯往外倒。
杜若跟着喝了几杯,除了满嘴酒香之外没觉出来没别的。一回头,柳方洲闷闷地坐着,脸红到了头皮。
“哈哈哈,柳方洲你又输了。”项正典把手里的牌扔到桌子上,“你再喝——你那杯又喝上了?”
别人输了牌都是抿一口酒,柳方洲仰头就喝空了一杯,难怪他醉。
面对一片乐景,他心里还是伤感。
“别再让我师哥喝了。”杜若赶紧扶住柳方洲的胳膊,“我看他脸都热熟了。”
“热吗?”柳方洲嘟哝了一句,把额头在杜若额头上碰了碰。
“你们看吧?真的醉了。”杜若轻轻推开他的脸,底气不足地对同伴们说。
李叶儿不说话,笑眯眯地看着,直看得杜若对她皱起鼻子作了好几次鬼脸。
“哟,杜若剩的牌更多。”项正典又是哈哈大笑,“你俩也别叽歪了,快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