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元答得理所当然:“那当然。”
汤普森恍然大悟:“这就是你们的古语里说的——‘扫地僧’!真人不露相。”
汤普森又问:“你也是这个比赛的参赛者之一吗?”
沈三元这时抬起了头,眼里有些迷茫:“我来这里摆摊,他们都是我的食客。”
汤普森往身边捧着馄饨吃得正起兴的人扫视一眼,眼含笑意,面带赞赏:“他们都很喜欢吃你做的馄饨。”
沈三元喜欢听这种话,她笑了笑,问他:“你要不要也吃一碗?”
汤普森欣然应允:“好!”
于是沈三元继续包馄饨、煮馄饨、调汤料,汤普森在一旁目不转睛看着,嘴里念念有词:“嗯,很简单的食材……不算复杂的烹饪过程……调味也很简易……”
这时,馄饨煮好了,汤普森端起碗喝了一口汤汁,咂了咂嘴,眼睛一亮,“简单的,却不单调的美味!”
“很好吃!”
汤普森嚼着馄饨,感受着腴美的肉馅在薄薄的馄饨皮下爆开,和鲜美的汤汁一起,带给味蕾的是极致的双重享受。
汤普森很高兴,他说:“我一直以为中华料理色香味难两全,中华人做饭喜欢放很多调料,调味总是有种很复杂的味道,颜色虽然好看,但看上去总是油腻腻的,你懂吗?”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那些油腻的酱汁,总是把食材全部覆盖,我不喜欢那种感觉。”
“可是你的馄饨很好……”
沈三元打断他:“我的馄饨味道好,不是因为调料放得少;你觉得之前吃过的那些料理‘油腻’,也不是因为调料放得多。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她说,“调料的存在是为了让一道菜变得更加好吃,这是我们中华料理的本质。如果你不能弄懂其中的关系,建议多去品尝几道菜。”
汤普森若有所思。
他承认他一直对中华料理存在偏见,但这是以往所见过的所有中华料理带给他的感受,所以汤普森确信自己是对的,也不愿意去做更多尝试。
但是……
他的视线从一旁吃着馄饨满脸溢散着快乐享受的食客们身上扫过。汤普森第一次开始怀疑起了自己——难道他真的错了?
导演和制片人匆匆过来的时候。
汤普森:“我觉得我不能做这个美食大赛的评委。”
导演:天塌了。
汤普森继续道:“我现在才发现,我总是以一种看似客观的标准去评判每道料理,但其实,能让食客喜欢才是一道料理合格的真正标准。为了更加了解中华料理,希望你们可以给我这次机会全程观赛,祝愿合作愉快!”
导演和制片人对视一眼:天又亮了。
两人齐齐伸出手:“合作愉快!”
第20章香飘十里葱开面/即将开启的综艺
刘导打来电话:“小沈啊,推荐你去的美食剧组怎么没去?现在节目已经开始拍了,听说还请来了国际料理大师汤普森坐镇,你知道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吗!”
沈三元:“我好像没有找到那个剧组在哪……”
刘导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那你现在在干嘛?”
沈三元欢欢喜喜回答:“在准备新品啊——葱开面!”
对面又是片刻的沉默,随后刘导:“给我留一碗,我一会儿过来吃。”
一个女声急急忙忙凑近:“还有我!”
沈三元:“好嘞!”
————
葱开面,即葱油开洋拌面。用的是不一样的小阔面,这种面在大汤锅里煮后仍有很强的韧劲,再把特制的葱油往里一拌,既爽滑,又弹性十足,香味更是浓郁得十里之外都能闻到。
揉好面后,沈三元开始熬葱油。
葱要选得好,不能粗也不能太细,否则不香。将青葱白和少许京葱白按比例投入油锅里,小火慢熬,让葱里的香味慢慢滲进油里,在炉火的作用下,缓缓相融,直到散发出恰到好处的葱油香。
随即取来开洋——即去了头的虾干,都是经过沈三元精挑细选的,当年晒制,个头够大、味道够鲜,用上好的黄酒浸没,接着加入生抽、白糖,一起煮透。
一时间,浓郁的葱油香、开洋料汁香同时爆发出来,萦萦绕绕,香飘十里。
吕洋就是闻到这阵香味后循着味道找过来的。
还未走近,他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老板,你这是做的什么面?怎么这么香。”
沈三元回答:“葱开面,13元一碗,要来一碗吗?”
吕洋纳闷道:“什么葱开面?没听说过。”
又听沈三元道:“用葱油熬的。”
“那不就是葱油拌面嘛!13块,有点贵了吧?”
沈三元好脾气地回道:“还是不一样的,特熬的葱油,再加上开洋,这个价格不会贵。”
“商家都这么说。”嘀咕了两句,吕洋到底还是在桌边坐了下来,“刚好饿了,来一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