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穿越当天,消防服变成了蕾丝裙 > 第156章

第156章(1 / 2)

——沈姨骂得好,下次不骂了行不?

孙淼淼扶着沈姨下车。

眼看着那边三人,都像被沈姨的一声河东狮吼给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站着不敢接话。

忍不住就抿着嘴偷笑。

刚才在路上,汽车快开进村里时,沈姨才想起来问他们去拍什么。

结果大家一聊才知道,王导找的这位非遗传承人,竟然就是沈姨的弟弟。

“姓沈的人家,咱们村里就一户。”

“而且,村里大多是做日常用瓷,做工艺观赏瓷的也只有两家。”

说到这里时,沈姨的表情有些别扭,不过她很快就带过去了。

“那感情好,今晚你们拍完节目,都在我家一起吃饺子吧!”

沈姨跟他们聊了一路,对这几个小辈都很喜欢。

看不得弟弟摆架子骂人,才会开口收拾自己弟弟。

原本不是要故意为难,现在亲姐姐开了口,沈文景更是直接就把大门一敞。

“进来吧。”

小院里,是一栋自建房。

面积不大,但打理得很精心。

小小的一方天地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巧的假山,山石下是一汪铺着鹅卵石的小池塘。

现在是冬天,自然看不到金鱼戏水。

再看到的,是沿着墙角挺立着一排细竹。

细细看去,假山和各处绿植间,竟还有各种陶器瓷器,貌似随意地摆放着。

“呀,好别致的小院儿,好像走进了陶瓷博物馆呢。”

孙淼淼轻声惊呼着。

詹海洋赞同地点点头。“这小院子可真漂亮!”

上次他跟周靖云去的那间贵得要死的温泉酒店,独栋别墅里虽然也是中式装修风格。

但跟眼前这个充满陶瓷艺术气息的小院比起来,顿时就很有量产暴发户风格。

詹海洋完全能想象得到,待春暖花开时,小院子里该有多惬意。

看着小孩儿们这副惊叹的模样,沈文景动了动唇,最后还是没说话。

他们沈家祖上,是御造坊退下来的皇家工匠。

先人走访了大江南北各个窑村瓷都,最喜欢古窑村的山水,就选择了在这儿定居安享晚年。

那时候,多少中外商户闻沈家瓷器的名声特意赶来,只求一见。

百八十年前,古窑村最旺的那个时期,这半条街都是他们家的铺面。

这么个小庭院算得了什么!

第209章

小院里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是专属沈老爷子的工作坊。

一楼展厅,二楼工作室,三楼休息室。

沈老爷子带着大家,从小院里进了一楼展厅。

展厅中间是一张茶台,四周墙壁都是博古架,架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品。

其中,最多的就是雕瓷瓶。

这是詹海洋继上次在林家家宴,一口气看了那么多书法作品后,再次一口气看到这么多陶瓷艺术品。

博古架上有薄如蝉翼的花瓶,瓶身造型流畅、线条优美,釉面细腻光滑。

也有在花瓶或瓷盘上进行立体雕塑的,花鸟色彩明艳、鱼虫栩栩如生。

它们安安静静地立在那儿。

但是一当你的目光落在它们身上,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攥住了你的所有注意力。

分毫也不放开了。

无关学识眼界、无关履历,那是一种华夏人都无法抵抗的美。

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力感,涌上詹海洋心头。

他好想说些什么,感叹一下、抒发一下此时心中的震撼和赞赏。

可最后只能化成憋在心里不敢说出声的,“我靠,真的太漂亮了。”

展厅里莫名安静,好像时间的流逝,在这里都被降速。

詹海洋视线浏览一圈,最后被一个浮雕菊花的花瓶,吸引了注意力。

莹白的花瓶外壁,挂着一朵菊花。

菊花花瓣细长,向外延伸。黄色花瓣的末端,娇俏可爱的向里勾着。

一瓣瓣,看似柔软而娇嫩。

詹海洋有些难以置信地朝花瓶走近几步,仔细端详。

这菊花竟然是陶瓷的!

是用陶泥雕刻,再上彩釉烧制出来的!

沈文景恰好看到了他的举动,顺着詹海洋的视线看去。

老爷子的唇角不自觉弯了弯。

他轻轻跟着走近瓷瓶,“小子眼光不错。”

“这是我家老头子的得意之作,当年他就是靠着这只瓶子,在第一届国瓷大赛中,斩获金奖。”

他还记得老爷子得了奖回来时,扬眉吐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