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 第131章

第131章(2 / 2)

兴许整日里相伴左右的叶质安多少有所察觉罢。

等候放榜的月余时间里,除却早已成为习惯的每日读书,二人趁着大好春光犹在,踏青放鸢,好不快活。甚至陪同样结束了此次会试的叶质堂畅饮了一回,纷纷醉倒在春色当中。

第139章

放榜日,榜文还尚未张贴,天色才刚蒙蒙亮,却已经能瞧出来今日会有动人的朝霞。

太学一众学生不拘此次有无下场,悉数早早到了等候。真正心焦着等候放榜的举子们被同窗簇拥到了看榜的最佳位置上,好让他们一眼便能瞧见榜文。这样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人生的时刻,既无人愿意假手于人,也无人能够安心坐在家中等候小厮来报放榜名次。

范愚自然也在此间,较之孤身而来的同窗们,身旁还多了个向来形影不离的叶质安。

不过有今科同样下场了的亲兄叶质堂在,他混迹在太学学生之间倒是并不显得突兀,

哪怕离放榜还有好些时候,宽大的袖袍底下,范愚也能明显察觉到小神医握着自己的手心已经隐隐有些潮湿。

好不容易走到今日,离着六元及第甚至可以说不过一步之遥,等待尘埃落定的时刻,要说他不紧张是假的。但思绪也难免会飘荡回多年前的江南,想到在父亲怀中牙牙学语的年岁,想到父亲离世后的孤苦,也回忆起初遇叶质安的那日。周遭都在紧张等候放榜,一片寂静,范愚便也不曾出声,只用了些力道回握住对方。

辰巳时分,监场官员捧着皇榜,在官兵的簇拥下到来。

卷成轴状的榜文,自最末端开始显露出来。

范愚于是连呼吸都放轻缓了许多,几不可闻。

太学学生们周遭早已经围满了看榜的学子与民众,看榜的小小场地人头攒动。随着一道粗粝苍老的声音高呼“中了中了,我中了”开始,哭笑声便此起彼伏起来。

等待的人眼中,时间总是过得极慢,对外界的喧嚣亦充耳不闻。仿佛已经过了许久许久,漫无尽头的榜文终于在范愚面前显露出了全貌。

于是便也瞧见头名的位置上,正正写着他的名字。

“允中,恭喜啊,会元!”

还在为自己榜上有名而兴奋着的周浦深几人,因着喜悦过满,连张口道贺的话都显得有些滞涩,言语最后化为了落在范愚肩上的重重一拍。

至于同他并肩而立的叶质安,掌心的濡湿终于消失不见,面上则同范愚一般,露出来个傻笑。

天光灿烂之下,是少年郎们的灿烂笑意。

第140章

会试次月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帝王于此日亲临,主持策士,所得的进士便也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当日,考生的状态各不相同。说是十年寒窗换来官身前的最后一道大考,考生当中却也有部分稍显轻快放松者,只因考生若不出些大的差错,殿试轻易不会黜落人。倘若对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已经颇为满意,或是自认无法得个比会试更高名次,松快些倒也无妨。

范愚的状态则要复杂些,距离连中六元这般世所罕见的成就之差一步,此刻的他心中有少年郎的春风得意,也有理智暂时压抑住对未来的畅想。实际上科举这条漫长的道路,范愚已然走过了其中最难的部分。于帝王而言,为了彰显本朝的文治,这场殿试当中,范愚只消发挥出正常的水准,状元郎的名头便会归属于他了。

晨光乍现,便有礼部官员来引导考生行至奉天殿。

队列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最终结果都将是三甲同进士,多年苦读谋来一个外放小官的职位,宦海沉浮多年,会进京述职,但大概率至死也不会再有什么入宫面圣的机会,殿试便是此生唯一一次得入此处。

但无人抬头去看这无数工匠凝聚出的宏伟建筑,氛围肃穆,考生分列于丹墀两侧,面北而立。

帝王御殿,鸣鞭。

行礼。

而后便是颁赐试题,执事官举策题案,内侍官以策题付礼部官,礼部官发试卷。

考生再行礼,跪而答卷。

殿试只试一题时务策,本年的考题中规中矩,问“养民莫重于制田里、广树畜,教民莫大于崇学校、明礼义”,倒是恰巧合了范愚那创设天下第一书院的设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