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的叙述和苏苏本人的表现差距太大了。
在第二的叙述中,仿佛家就是几个不同的利益集团拼凑起来的东西,没有丝毫的人情味,可是按照苏苏的说法,甚至按照莱克特医生的说法却不是这样。
苏苏的态度显然是更偏向于自己出生一个环境优渥、关系和睦的家庭,而莱克特医生也可以作证,在她留学于s学院期间,他的母亲也常常打电话给他询问女儿的情况。
一切看上去都像是对的,也完全说得通,但是第二的本身的存在就否认了这一切毕竟,如果苏苏当真那么幸福,为什么会滋生出第二这样的强烈的暴力人格?
我真的走了!苏苏在外面喊了一声,教授看了一眼,发现她手里拎着箱子,还真是离家出走的画面感。
只是她表情有希冀,似乎等待着教授挽留她。
莫里亚蒂很冷漠:哦,对了,忘了告诉你,莫兰是之前越狱的,虽然我今天才收到消息,不过他越狱的时间应当不是今天。
苏苏耸肩: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怀疑你的学生莫里亚蒂顿了顿,那个叫做安德鲁的家伙,是被他带走了。
苏苏想反问,安德鲁只是个普通的学生,何必带走他?有什么用么?但是她忍住了,尤为矜贵地一点头:谢谢你的提醒,莫里亚蒂教授,我这才想到,原来我都快忘记福尔摩斯先生接了我一个委托
言下之意我要去找福尔摩斯先生了,你闭嘴。
教授当真闭嘴了,看也不看她一眼,继续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打字。
苏未晚小姐很生气。
等到门砰地一声被关上,他才停下手。
尽管苏苏说着自己不缺钱,但是以她怕麻烦的性格,还是会住在学校,然后就会接触到那个美国来的测谎专家
莱克特告诉他,那个测谎专家的水平很高,或许在英国的威望还不够,但是被他逮到的话也是要费点功夫的。
既然测谎专家想通过苏苏了解他,那就让他了解去吧,反正苏苏知道的也只有那些东西了。
他则打算去找莫兰,苏苏在身边反而不方便,说起来莫兰那小子好像在撬他的墙角啊。由于伦敦这个据点确实是他先在这儿打下了一定基础,所以还真的能让他挖走几个。
谁知道莫里亚蒂初来伦敦的时候,莫兰那时还藏了多少干货没上交。
比如那天的安德鲁事件,且不说知道莫里亚蒂这个名字的人究竟会是什么身份的人,单是胆敢以他的名头去做事情的就没几个。
啧,莫兰这是要造反啊。
果然不出莫里亚蒂教授的预料,苏苏拎着箱子晃了一圈,犹豫了一会儿后还是去了学校给准备的宿舍。
住职工宿舍的人不多,往往一栋楼都填不满几层,所以苏苏的突然入住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的麻烦,她也没费多大的心力,就搬进了学校。
等看到落满灰尘的房间时,她叹了口气,卷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一边清扫,一边还在嘴里对教授骂骂咧咧。
然后她听到身后传来声音。
苏教授?
是美式英语。
她好像知道后面的人是谁了
她回头,脸色不大好:嗯莱特曼教授啊。
穿着西装的家伙倒是笑的温和:听说你搬来了,所以特意来看看
您随意,苏苏很有礼貌地回他的话,然而动作中却依旧继续打扫卫生,不过这儿都是灰尘,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没关系,测谎专家随意打量着这儿,然后状似无意道,莫里亚蒂先生把你赶出来了?莫非分手了?
苏手下动作一顿: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八卦!
莱特曼教授笑了笑,然后说:苏教授,其实你不必说话,我可以看出你的答案,不过我得告诉你一件事情
虽然缺少证据,但我相信莫里亚蒂和几年前的警察集体自杀案有关
苏苏却古怪地看向他:什么警察集体自杀案?
莱特曼一挑眉,这表情可不像在说谎。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了解一下,他继续说,不过我得回去了,我的意思是回到美国去,尽管来英国的初衷没有实现,但也好歹有了些苗头。
苏苏听到他要回去之后,可以看得出明显松了口气。
莱特曼教授觉得有些无辜,他可不是什么坏人,为什么听到他离开的时候,会让苏教授产生这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