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一年,岁在己卯。天色如铅,寒意刺骨,整座北平城仿佛都陷在一片无言的肃杀之中。往日车马不绝的什锦花园胡同吴宅,如今被铺天盖地的素白笼罩。高耸的素彩牌楼以白绸、素纱精心扎制,气势虽在,却只剩沉甸甸的哀戚。两幅巨幅白纸挽联在朔风中瑟瑟抖动,墨迹淋漓,书写着逝者一生的功业与未竟的憾恨。门檐下,所有灯笼都蒙上了白纱,垂下长长的白色流苏,在风中轻颤,像无声的眼泪。
府门之内,素彩灵棚从庭院一路延伸至正厅,遮天蔽日。棚内悬挂的挽联、挽幛、花圈层层迭迭,密不透风。“勋业彪炳,英风宛在”、“国之干城,遽失栋梁”……字句间是对昔日将领的追认,也隐含着对当下时局的无声评判。松柏枝编就的花圈上,冰冷的白菊、白百合散发着幽香,与弥漫的纸钱烟火气混杂,凝结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
正厅灵堂,哀荣极盛,却更显悲壮。
一具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停放在中央,棺体厚重,漆色沉黯,上面庄严地覆盖着一面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旗上,静静摆放着一柄上将指挥刀和一项军帽。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沉默却坚定的宣告,是对一个时代的最后致意。棺椁四周,堆砌着层层迭迭的白色鲜花,冰冷而肃穆。
灵柩之前,高大的檀香木灵牌上,“孚威上将军
吴公镇岳之灵位”一行黑字,触目惊心。灵牌之后,巨幅戎装遗像高悬。相片中,吴镇岳目光如电,面容威严,身着北洋上将礼服,佩戴勋绶,与此刻棺中长眠的遗体,形成了尖锐而残酷的对比。儿臂粗的白色素烛在灵前长明不熄,火焰摇曳,映得遗像中的目光忽明忽暗,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纷扰的灵堂。檀香的青烟袅袅萦绕,纠缠着弥漫的悲恸与无声的愤怒。
灵柩左侧,长子吴道时身披粗麻重孝,身体挺得笔直,像一尊石雕,跪在蒲团之上。依照古礼,自灵堂正式设立至明日“大殓”之前,这整整三日,是孝子孝女必须长守灵前、恪尽礼数最艰苦的阶段。作为丧主,他必须承受这川流不息的吊唁。??他跪于灵枢东侧,而妹妹吴灼则跪于西侧。依照礼制,只要有吊唁宾客到来,无论身份高低,他们都必须叩首还礼。??吴家这样的门第,吊唁者络绎不绝,吴道时和吴灼需要不停地跪拜、叩首。
吴道时的头深深低垂,脸颊的肌肉绷紧如铁石,下颌因死死咬合而显出凌厉的线条。脸色是一种近乎死灰的苍白,唯有那紧抿的、毫无血色的薄唇,透露出一种正以巨大毅力压抑的剧痛。每一次向吊唁者叩首还礼,动作都精准而僵硬,毫无生气。搭在膝上的双手,指节因极度用力而捏得惨白,手背青筋暴起,??这持续的跪拜不仅是对体力的极致消耗,更是对意志的巨大考验,既是孝心的体现,亦是做给外界看的、关乎家族声望的无声宣告。唯有在他偶尔抬头谢礼的瞬间,人们才能窥见那双低垂的眼眸——眼底是一片骇人的血红,布满了狰狞的血丝,瞳孔缩紧,如同被困的野兽,淬了冰的恨意与杀意在深处剧烈翻滚,却又被更强大的意志死死封住。汗水沿他鬓角滑落,滴在粗麻孝服上,瞬间被冰冷的空气凝住。他是军统站长,他不能失态,更不能在敌人面前露出一丝破绽,这极致的隐忍,本身就是最极致的煎熬。
吊唁的队伍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龙蛇混杂的北平缩影。
鬓发斑白的北洋旧部们,步履蹒跚,扑倒在灵前,老泪纵横,捶胸顿足地哭喊着“大帅!”“玉帅!”,悲声凄切。身着灰色军装的29军军官,神情肃穆,敬以标准的军礼,代表着华北抗日力量无声的致敬与默契。北平市政府的官员、警备司令部的将领,队列而来,鞠躬如仪,表情官方而凝重。
贝满女中的校长、师长们亦前来致哀。顾兰因的目光在灵堂中快速扫过,落在跪伏于地的吴灼身上时,流露出深切的担忧。林婉清等少数相熟的同学跟随其后,脸上写满了惊恐与悲伤。
然而,最令人窒息的,是那些身着西装或日本军服的身影。华北驻屯军的代表、特务机关的要员、伪华北临时政府的高官,他们“庄重”地献上巨大的花圈,鞠躬幅度标准,说着言不由衷的悼词。他们的出现,如同在一片素白中投入浓重的黑影,带来的不是哀思,而是无形的威压与赤裸的挑衅。每当他们到来,灵堂的空气便骤然凝固,仿佛连烛火都为之一滞。在这府邸内外,看似普通的仆役、帮闲中,散布着军统北平站的特工。他们目光锐利,警惕地监视着一切,尤其是日方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是吴道时布下的无声防线,将这场葬礼的紧张氛围推至顶点。
灵堂右侧的白色孝帷之后,是女眷的天地。悲恸的哭声主要从这里传出。夫人张佩如身穿最重的“斩衰”孝服,瘫坐在主位,形容枯槁,眼泪似乎已经流干,只是无声地、反复地捻动着手中的佛珠,嘴唇不住地哆嗦。小树跪在她下首,身体难以自抑地微微颤抖,每一次灵堂外传来日语的低语或皮靴踏地的声响,他的脊背都会瞬间绷紧。巨大的恐惧、丧父的剧痛、对兄长状态的担忧,以及对这虚伪悲恸场面的窒息感,几乎要将他幼小的灵魂撕裂。
这场极尽哀荣的葬礼,早已超越了对一个逝者的告别。它是一个时代的葬礼,是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是深仇滋生的温床。每一处素白,每一副面孔,每一次鞠躬,都在凛冽的寒风中,交织成一幅充满沉重铁幕与无声呐喊的画卷,预示着这个家族,乃至这座古城的命运,正不可逆转地滑向更深的渊薮。
夜色如凝固的墨汁,将什锦花园十一号深深浸透。灵堂的白烛燃至尽头,烛泪堆积如丘,最后一丝火苗在灯芯上挣扎跳动,将熄未熄,投在墙壁上的影子扭曲拉长,如同幢幢鬼魅。香烬冷,纸灰寒,唯有那具巨大的楠木棺椁在惨淡光影中散发着阴沉的木质气息,宣告着一个不可逆转的终结。
吴灼跪在蒲团上,身体早已失去了知觉,仅凭一丝意志强撑。连续几日撕心裂肺的悲恸、面对吊唁宾客的强自镇定、加之彻夜守灵不眠不休,早已将她的心力熬干。寒意不是从外侵入,而是从骨髓深处弥漫出来,与额头上异常的滚烫交织成冰火两重天的酷刑。她只觉得天旋地转,灵堂内的一切——父亲的棺椁、大哥的身影、四周摇曳的惨白帷幔——都开始扭曲、模糊,化作晃动的、不真切的虚影。
她试图凝聚涣散的精神,但意识如同溃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奔流远去。耳边是持续的嗡鸣,仿佛有无数声音在窃窃私语,又仿佛是一片死寂的真空。她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晃,想要稳住,却感觉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抽空,整个人像断了线的木偶,软软地向侧前方倒去,额头正对着冰冷坚硬的地砖。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只手臂迅如闪电般探出,温热宽厚的手掌稳稳地托住了她滚烫的额头,避免了重磕。
掌心传来的灼人温度,与她冰凉纤细的手腕形成骇人的对比,让他心头猛地一揪。白日里冰封般的表情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痕,担忧与凝重倾泻而出。
“灼灼?”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极力压制却仍泄露出来的紧绷。
吴灼勉强睁开沉重的眼皮,视野里是大哥模糊而写满担忧的面容。她想开口说“没事”,喉咙却干涩灼痛,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虚弱地摇了摇头。然而这个微小的动作却加剧了眩晕,她身体一软,彻底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吴道时不再有丝毫犹豫。他手臂用力,顺势将妹妹打横抱起。她的身体轻得令人心惊,像一片羽毛,软绵绵地靠在他胸前。那异常的高热透过厚重的孝服,灼烫着他的手臂,也灼烫着他的心。
“陈旻!”他抱着吴灼,快步走出灵堂,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冷澈,“立刻去请保元堂的程老先生!要快!”
陈旻撇了一眼大小姐昏迷不醒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应声,小跑着吩咐人备车去请大夫。
吴道时抱着吴灼,径直走向她的闺房。丫鬟小翠早已闻讯赶来,手脚麻利地铺好床褥,点亮灯盏。
闺房内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和少女房间特有的馨香,与灵堂的死亡气息截然不同。吴道时将吴灼轻轻放在床上,小翠连忙替她除去沉重的孝服,盖上厚厚的锦被。
即使在被褥中,吴灼依旧冷得瑟瑟发抖,牙关紧咬,脸色潮红,呼吸急促而微弱。她陷入了一种半昏迷的状态,眉头紧蹙,嘴唇无声地翕动着,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偶尔会发出模糊的呓语。
“爹……别去……冷……”
“哥……小心……他们……”
断断续续的词语,夹杂着压抑的哭泣般的抽噎,像一把把钝刀,切割着守在床边的吴道时的心。他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身体挺直,目光紧紧锁在她痛苦的面容上。他伸出手,用指尖轻轻拭去她眼角渗出的、滚烫的泪珠,那动作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轻柔。
程老先生很快被请来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是吴家的故交,看到吴家的情形,也是连连叹息。他仔细地为吴灼诊脉,观舌苔,又询问了发病经过。
“大小姐这是急痛攻心,邪寒入体,加上连日劳累,悲伤过度,导致心火亢盛,外邪内陷,引发了急症高热。”程老先生面色凝重,一边开着方子一边对吴道时说,“此症来势汹汹,若不能及时退热,恐会伤及心脉,甚是凶险。老夫先开一剂猛药,力求先退其热,再固其本。今夜尤为关键,需有人寸步不离,密切观察。”
吴道时沉声道:“有劳程老。需要什么药材,尽管开口,我让人立刻去配。”
程老先生写下药方,又叮嘱了煎药的火候和服用的方法,这才忧心忡忡地离去。
药很快配了回来。小翠在小厨房里守着药罐,按医嘱,文火慢煎。浓重苦涩的药味渐渐弥漫开来,飘进闺房,与原本的馨香混合,形成一种奇特而令人心安的气息。
煎好后,小翠小心翼翼地端着温热的药碗进来。吴道时接过药碗,用瓷勺轻轻搅动碗中深褐的药汁,试图散去一些烫意。随后,他舀起一勺,俯身,试图将药汁喂入吴灼口中。然而,吴灼牙关紧咬,唇齿纹丝不动,药汁顺着她的唇角悉数流下,染湿了素锦的枕巾。
吴道时眉头微蹙,放下药勺,沉声道:“小翠,扶起小姐。”
小翠连忙上前,用尽力气,小心翼翼地托着吴灼的肩膀,让她半靠在自己身上。吴道时再次尝试,一手轻轻捏住吴灼的两颊,试图迫使她牙关开启一丝缝隙。但即使是处于昏迷,吴灼的身体依然呈现出强烈的抗拒,药汁再次被阻挡在外,更多的药液泼洒出来,在她胸前的锦被上留下深色的污渍。
“大少爷……这……喂不进去啊……”小翠看着毫无起色的主人,声音带上了哭腔。
他没有再尝试,只是将药碗轻轻放在一旁的矮几上,发出细微的磕碰声。
房间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吴道时的身影被烛光投射在墙壁上,拉得很长,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峦,压抑着汹涌的情绪。
吴道时凝视着妹妹苍白而倔强的脸庞,“小翠,你先出去。”
小翠迅疾点头,退出去轻轻掩上了房门。
房间里只剩下兄妹二人。烛火跳动,将吴道时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壁上,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他放下药碗,重新坐回床边。他凝视着妹妹片刻,然后端起药碗,自己先喝了一小口。苦涩的药汁在他口中蔓延,但他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然后,他俯下身,靠近床边。这个动作使得他与吴灼的距离瞬间拉近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她脸上细小的绒毛,感受到她呼出的灼热气息拂过自己的下颌。一股混合着药味、少女体香和病中虚弱气息的暖流扑面而来,让他呼吸微微一窒。某种陌生的、属于男性本能的警觉在体内极细微地躁动了一下,但立刻被他用更强的意志力狠狠碾碎、压制。此刻,他仅仅是她的兄长,一个只想救她性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