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南城儿女[年代] > 南城儿女[年代] 第42节

南城儿女[年代] 第42节(1 / 2)

这样的好苗子粤剧团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知道海燕的父母比较难搞,粤剧团没有冒然上门,而是找了罐头厂的领导,让他们一起去做海燕父母的思想工作。

其实不用做思想工作,海燕的父亲一见到这么多领导,腰就先弯了三分,后面又听到海燕被粤剧团给看中了,一旦进了粤剧团,不仅包吃包住,还有补贴可以拿,将来学得好,还能直接在粤剧团工作。

这样好的机会,只要脑子没坑都不会拒绝。

海燕父亲当场就同意了,头点得跟小鸡叨米一样。

海燕的继母不大乐意,毕竟海燕一走,家里的家务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但家里还是海燕父亲做主,因此海燕去粤剧团的事就这么搞定了。

放学回来,林飞鱼在家门口见到了穿着新衣服的海燕。

海燕看到她,上来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糖塞过去:“给你吃,全都给你吃。”

林飞鱼很是惊讶:“怎么这么多糖?哪里来的?”

海燕粲然一笑:“我爸爸给我买的,这衣服也是他带我去百货商场买的,好不好看?这还是我第一次穿新衣服呢。”

林飞鱼重重点头,给予最大的肯定:“好看,你穿新衣服特别好看。”

海燕说:“我也觉得特别好看。”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海燕拉着她的手,有些难过道:“我后天就要跟着去粤剧团了,粤剧团老师说,要半年才能回一次家,以后我就不能看到你了。”

林飞鱼一想到要跟好朋友分开,同样红了眼眶:“那我以后想办法去看你。”

“好,你一定要记得去看我。”

两个小伙伴在夕阳中依依惜别。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高考恢复了!!

“……这消息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陆……《工作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1

朱国文拿着《人民日报》,给十八栋的邻居念上面有关高考的信息。

在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屏住呼吸,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等他念完,他眼睛闪着光:“我的老天爷,高考真的恢复了!”

常明松也回过神来,感叹道:“十年没高考了,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众人纷纷点头,感慨万分,也激动万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章沁站起来道:“我决定去参加高考。”

这话一出,现场安静了几秒。

朱六叔第一个反对道:“不行,你都结婚了,还参加什么高考?”

章沁面无波澜道:“《工作意见》上面并没有规定结了婚就不能参加高考。”

朱六叔涨红了脸:“我说的不是规定,是你已经结婚生了孩子,你去读书,那谁来照顾家庭和孩子?”

章沁寸步不让:“国文是个健全的成年人,他不用我照顾,豆丁快满三岁了,可以送去幼儿园,再说还有国文这个爸爸在,他也可以帮忙照顾豆丁,照顾孩子不是女人的专属,男人要是不能帮忙照顾孩子的话,那跟丧偶有啥区别?”

朱六叔听到这话,气得差点当场去世:“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哪个女人会咒自己丧偶?这不就是在诅咒他的儿子?!

自从上次那次大矛盾后,这一年多来,两人都刻意避免跟对方直接冲突,但这次再次无可避免杆上了。

章沁扭头看向自己的丈夫:“我要去参加高考,你有意见吗?”

朱国文看矛头一下子转到自己身上来,头皮都发麻了,但发麻归发麻,立场必须分明而坚定:“我当然没意见,小沁你尽管放心去考,家里和孩子都交给我,我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众人闻言,都被朱国文“妻管严”的样子给逗笑了。

看着小儿子这副没出息样子,朱六叔气得甩袖而去。

没眼看!

这一年冬天,全国五百七十多万人参加了考试,广东招生组在经过多次讨论后,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卷考。

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恢复高考,全国最终录取二十七万人,录取率5%,广东报考人数五十一万多人,被录取的只有8752人,录取率只有1.63%。2

郑老师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知道郑老师要离开,学校的孩子都哭了。

海燕还特意从粤剧团赶回来给郑老师送别,郑老师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张自制的明信片。

林飞鱼收到的明信片上面画着一副鱼跃龙门的画,旁边写着:一定要好好读书,老师在北京大学等着你——*郑老师。

章沁没考上,但她没放弃,终于在一九七八的高考中,被广州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录取了。

章沁考上大学,嘴巴咧得最厉害的不是章沁,也不是朱国文,而是口口声声反对的朱六叔。

朱六叔特意去买了块红绸回来,让人在上面绣上章沁和大学的名字,然后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挂在十八栋的门廊上,所有人一走过都能看到。

十足的显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