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听见了陛下的声音?”
还没见过皇帝的云中县令身子一抖:“太尉,刚刚,刚刚那是陛下的声音?”
刘奉恍惚着点头,下意识就回道:“陛下是天子,天生不凡,洛京人尽皆知。”
才知道的云中县令:“刚刚陛下,是在燕国?”
刘奉把一捧竹简塞进他手里:“那是陛下的事,马上就入冬了,云中三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是最清楚皇帝他们要去蓟州做什么的人,同样也明白过来,蓟州,一定是发生了比燕王叛乱还要糟糕的事。
即使心急如焚,但是陛下一早交给他的事情,军队、百姓、长城……他也必须先一一做好。
已经见识过天子说话都有雷声应和的五原城人,听见从不知何方,好像天上传来的天子声音,虽然也是惊讶异常,到底比其他两县不明所以的人好上不少。
听清楚皇帝到底说了些什么后,五原县令韩川立刻反应过来,皇帝在燕国,在蓟州。
这几天太尉刘奉有找他们三城的官员将领开会,说了下匈奴人、白登之围、还有天星降落的事。
除了五原的人,其他两城的人都是恍恍惚惚的,但是距离不远近,他们是看到了东边有流星滑落的。
刘奉没有和他们说陛下的去处,只叮嘱安排他们战场后续的收尾工作。
现在陛下去了蓟州,这次东胡与新的胡人——匈奴来犯一事,恐怕……和燕王逃不开关系。
想到这个猜测,守着边境的韩川就是眼神一冷,恨不得把所有里通外贼的人都揪出来,扔去长城外。
而后韩川就想,到底蓟州发生了什么,让陛下能对天发誓,立下他要让所有大晋子民都能找他得到公义的誓言?
洛京。
百官们都还在各自的衙门办公,却忽然耳旁听见了陛下的声音。
那声音似乎很远,远在天边,但又近的他们清晰可闻。
在所有人都表情变化之后,最清楚第五小白有多的天眷顾的洛京贵族官员们立刻反应过来,陛下遇上了大事。
尚且还在担心陛下在河套边境的丞相公孙弘手一抖:“陛下何时去了蓟州?”
蓟州发生了什么,燕王又做了什么,是什么能让他对天立誓,还立下了一个这样大的,洛京的他们都听得见的誓言?
他立刻做好决策,现在不清楚蓟州和燕王到底如何,但是派上官员人手,即刻出发北上蓟州。
平原侯府。
坐在廊下看花的穆王孙睁开了眼睛,耳朵里似乎还在回荡着刚才的声音。
穆王孙人是不在朝上,但无论在朝上的资历还是在兖州学派的资历,都没人会轻视于他。
他虽是不管事了,但到底不是个耳聋眼瞎的富家翁。大晋发生的大事,他都知道,皇帝的神异不凡,他也知道。
他喃喃道:“甘露时雨,不私一物,犯法怠慢,虽亲必罚……”
皇帝想要做的,居然是这样一个这样的天子吗?
除了关心皇帝现在的处境,和穆王孙一样,从誓言中关注皇帝意志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少学派的人听见皇帝的最后誓言,反复念叨后眼睛越发晶亮,深感这就是自己学派苦苦寻找的圣君。
已经在洛京的现在就等着皇帝回京,想好了举荐自己或熟人的一二三式,还没去洛京的人也在不犹豫了,这就出发去洛京。
燕国往下,卫国、东莱国、齐国、吴国、楚国、越国……
这些地方的诸侯王们开始先是一愣,以为自己幻听,问了左右发现大家都听到以后,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有和楚王一样,反应过来后脸色煞白,嫉妒又无力,最后一点不甘心也只能被迫消散了的。
有和吴王一样,看着不在意,牙关咬紧也无可奈何的。
齐王的反应最独特,就他怔愣过后狂喜,抱着皇帝传道的书不肯撒手,越发笃定跟着皇帝学修炼活久一点不在话下的。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正在蓟州的燕王。
燕王宫。
坐在殿上的燕王第五潜鱼穿着华服,诸侯王的冠冕也带的整齐,蓟州城内的燕国达官贵人都聚集在他的身边。
大家本来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焦急之色,但是忽然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轰隆雷声,还有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人声。
殿内大家都是在说着怎么应对外面,怎么会有人的声音这么清楚,还是从天上传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