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睡吧。”卫青当下立刻将孩子抱走,保证绝不让孩子打扰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应一声,很快阖眼睡熟。
卫青抱着孩子,看着平阳公主,只觉得此生无憾了。
等平阳公主再醒来,卫青正抱孩子守在她的榻前。
见平阳公主醒来,不曾犹豫将孩子递到一旁的嬷嬷手中,上前扶住要起身的平阳公主,“公主唇有些干,先喝水好不好?”
平阳公主确实有些口干,卫青将她扶坐好,将一旁备好的温水倒了,端到平阳公主面前,喂着平阳公主小口小口的喝。
平阳公主感觉身上还是痛,声音有些虚弱的道:“孩子怎么样?”
“小郎君吃得好睡得好,极是乖巧。很好带。”嬷嬷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视线落在卫青身上,谁能想到卫青也会带孩子,除了喂奶需要乳母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卫青照看孩子。
也就平阳公主醒来,卫青才舍得把孩子交出去。
“那就好。”平阳公主一听孩子好带,好的,她便只管吃吃喝喝睡睡。
慢慢的平阳公主便注意到,好家伙,卫青带孩子有一套呢。
孩子在他手里,早睡早起,吃喝拉撒,卫青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除了喝奶需要乳母,一概都用不着别人插手,平阳公主不吝啬于赞许。
卫青得了夸赞,心情更好。
随着平阳公主平安诞下一子的消息传出,陆续上门的不少,能登堂入室的,也不过几个亲近的人。
与之而来也有一个问题,平阳公主和卫青打算办不办这个满月宴呢?
“办是要办的,我们都只想请亲近的好友聚一聚。”平阳公主如实而答,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不管是卫青亦或者是平阳公主,都不想要张扬,旁人也不想让他们张扬。
隆虑公主明白,赞许道:“也是,冠军侯出事,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
聪明人都明白何意,话不必多说。
“正好,陛下过两日就回到长安。不知道那个时候陛下会不会来看我们小外甥。”隆虑公主提起刘彻出去一趟,终于是回来了。
平阳公主不甚在意。
倒是刘彻刚回到长安,听闻平阳公主诞下一子,极是高兴,赏赐接连不断。
平阳公主坐着月子,进宫谢赏是不成的,只能让人代谢之。
孩子满月那一日,平阳公主请的都是至亲之人,只在府上摆了几桌,一道庆贺孩子的出生。
“阿姐,名字还没取好吗?”都满月了,孩子总不会名字还没想好?瞧才一个月,孩子跟剥了核的鸡蛋一般白白嫩|嫩,笑容还好,见人咧了嘴便笑,极是讨人喜欢。
“则,卫则。”名字,倒是选好了,其中的寓意,懂的都懂,无须多言。
“陛下携皇后太子过府祝贺。”这时候一人急急行来,禀告平阳公主和卫青。
众人都赶紧前去相迎,卫青抱着满月的卫则,慢了几步。
“陛下,皇后,太子。”一众人纷纷见礼,刘彻第一眼落在卫青身上,毕竟,卫青抱着孩子最是显眼。
只是,看到平和抱着孩子,从容不迫如临战场时一般的卫青,刘彻感慨良多。
“朕来看看外甥,也看看阿姐和卫青。”刘彻确实是借着由头来看人的,之前听说卫青病了好几个月,华发早生,因卫青一直在府上休养,刘彻有些事不想面对卫青,也不愿意见卫青,倒是有些日子不见,再见,刘彻发现,卫青看着比他老了。
这样的发现,让刘彻生出愧疚,卫青,卫青啊,终是他有愧于他。
“让陛下挂念,我们一切教好。”平阳公主接话,刘彻往前迈步,视线落在卫青怀中的稚子身上,瞧着孩子睁开眼睛,朝他一笑,刘彻从腰间取下佩戴的玉饰,放到孩子手中,“这是朕送给孩子的见面礼。名字取好了吗?”
隆虑公主接话道:“方才我们刚问阿姐,阿姐说单名一个则。”
则啊,法也。
刘彻心下大定,“好名字,正好,朕还有另一份礼送给则儿。从即日起,则儿便是康安侯,食邑三千户。”
说到这里时,刘彻和平阳公主对视一眼,当日平阳公主为卫青讨回公道时,伤了李敢后,自请罚了食邑三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