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不置可否,只是说了一句:“庄古县不同于其他,你要让他知道这一点才是。”
还灵总觉得他爹话中有话,但却又偏偏不肯直接告诉他。
最后他离开王宫的时候着实一头雾水,哎,但凡换个人跟他这么打哑谜,他早就不理会了。
还灵回到县衙之后便对赵高说道:“父王让我随意处置,你不必担心。”
赵高心中着实一惊,万万没想到王上居然给还灵公子这么大的权限。
这可是所有公子都没有的待遇,就算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庄古县,但谁敢说以后不会成为郡守?
在还灵公子之前,还没出现过公子令县令的例子呢。
赵高越发认真起来躬身应道:“是。”
还灵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结果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庄古县居然来了一群外来者。
他看着樊城疑惑问道:“见我?为什么要见我?”
樊城摇头:“不知,不过那些人都是儒生打扮。”
还灵听后更是奇怪,便抽空见了见这些儒生。
等见了之后他发现,这些儒生跟印象中那些斯文形象完全不同,一个个人高马大不说,还腰佩长剑,看上去颇有几分武德充沛的意思。
还灵这样的站在他们面前都比他们像斯文人。
为首的儒生在见到还灵之后顿时眼睛一亮,对他行礼说道:“匡信拜见还灵公子。”
还灵粗略看了一眼,来了至少有四五十人,便说道:“诸位免礼,诸位可是游学路过此地?”
这些人一看就是出身非富即贵,当然家里没有点背景的也不可能四处走动,秦国对户籍看管得很严格,黔首出行看管的更严格,路引这东西不会轻易发放。
匡信一脸真诚说道:“我等是专为公子而来。”
还灵忽然心头有了不太好的预感:“为本公子而来?这又是为何?”
匡信说道:“我等愿为公子驱使!”
还灵:……
第91章
还灵满头问号地将这些人请到正堂坐下之后才问道:“你们是想来依附于本公子?”
匡信应了一声:“正是,我等乃是春居先生徒孙。”
还灵:……
他现在要是说自己不知道春居先生是何人会不会让这些人当场翻脸?
还灵想了想还是问道:“你们对我了解多少?”
匡信当然不敢说真的了解,不过却也知道不少,至少知道还灵被认回来还不到一年。
还灵这才委婉说道:“本公子之前读书不多,对天下大势了解也不多,是以并未听过春居先生大名,还望见谅。”
匡信等人似乎并没有气馁,他甚至开心说道:“公子真乃坦诚君子也,公子可知孟子孟轲其人?”
还灵立刻说道:“本公子自然之道孟子。”
匡信这才说道:“春居先生乃是孟子徒孙。”
还灵本来还有点疑惑为什么要着重讲孟子,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的主张!
如果是这样,倒也能解释这些人为什么跑来投奔他。
但他还是装出一副糊涂模样说道:“原来是孟子一脉的高徒,只是这庄古县人少地贫,不知几位又为何来此?”
匡信这才坦言,他们的确是看到了《三字经》,至于途径则是从扶苏公子那里知晓的。
他们有一部分师兄是扶苏公子的客卿,无意中见到了那份竹简,当即大喜过望,询问半晌才知道出自五公子手笔。
匡信言辞切切:“师兄们已经是扶苏公子客卿,虽对公子十分仰慕却也不便前来,我师兄弟正好是自由身,是以便来投奔公子,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还灵在他说的时候大脑就开始飞速转动,扶苏会让这些人看到就代表嬴政没想保密,但具体怎么用可能还没有太过确切的想法。
而这些儒生在秦国想来也碰壁不少,毕竟大秦以法为根基,是法家弟子的天下,儒家被排挤得不行,也就是扶苏身边有了几个儒生客卿之后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现在这些人大概是觉得自己也跟他们是一路人,所以要来投奔,一方面是要个庇护,另外一方面是想要大展身手。
还灵微微一笑:“如今庄古县正巧缺人,本公子如何会嫌弃?只是庄古县有不成文的规定,想要做官需要先通过考核才可以,不过以诸位的才干,想来应该也不必担心那十分基础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