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元嘉草草 > 第90章

第90章(2 / 2)

刘义康密召两人会谈,把自己的忧虑说了,摊着手颓然坐下,对徐湛之道:“你马上要回去给我阿姊奔丧,我身边又少一个羽翼。但作为舅舅,我也没脸强你。只盼着你在建康,一切平安,有什么消息及时与我来书说明。”

徐湛之不由泪下,用力叩首道:“阿舅!我阿父去世得早,甥儿素得舅舅照应,无微不至,说句不当的话,就如亲父一般!如今一别,孝衣上身三年,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刘义康也泪下,扶着徐湛之的胳膊肘,不让他再磕头:“你错了!你阿母对我和兄弟们的厚恩,才是我无以为报的!如今骤然得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岂不跟刀绞似的!”

他说着,也说不下去了,哽咽得不能成声,与徐湛之抱头痛哭。好半天两人才擦了泪,互道了“失礼”,刘义康失神半晌,才问:“你的行李准备得怎么样了?”

徐湛之道:“苫块昏迷,几乎病倒了,昨日才略好些,随便备了几件东西,也顾不得了。”

他要进发给母亲会稽长公主奔丧,刘义康能够指望的只剩了范晔一人。他把头转向范晔,问计道:“北魏说话,有几分可信?我们如今又能拿捏住什么?”

范晔摇着他不离手的扇子,纶巾宽袍,一副谋算在胸的模样,可惜长得矮胖了些,实在没有诸葛孔明的风仪,算到底也只能做个“庞统”。他悠悠说道:“北魏乃是鲜卑夷狄,自然不可笃信,但鲜卑人雅好中原之学,所以重用崔浩。我们若是投奔,虽不指望封王拜侯,但与北燕冯弘、胡夏赫连,是不会同日而语的。”

他亦有私心。范晔颇有文才,读史极有见地,且自以为谋略惊世。可惜在刘义隆手下始终不得重用,当了几年官,职位越当越小,使他有怀才不遇之感。如今伴随着落魄的刘义康,做他的属臣,只怕在刘义隆当政的这些时光里,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志大才疏的人最易牢骚满怀,他这一点私心,最终害了刘义康,也害了他自己。

刘义康怦然心动,拿出纸笔,让范晔草拟书信。范晔沉吟道:“先自然写信给魏主,得谦逊多些,礼节周全;次则写给魏主最信任的崔浩,礼多人不怪,也不妨恭敬些;还有王妃的妹妹,也要有家书送达,多吹点枕边风,也是好的。还有大王的弟弟江夏王,若是肯顾念手足之谊,倒也不妨问询二三。……”他滔滔不绝地列举着,仿佛自家有通天手眼,能够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在哪里都应付裕如。

*******************************************************************

谢兰仪心存忧虑:“这样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怎么铺张得这样?”

刘义康道:“放心,范晔聪明,他说的人定然都是可靠的。我阿弟——江夏王刘义恭,从小与我关系也很好,又是个没啥野心的人,我向他求助,他肯定不会袖手。多条道路,总是好的。万一北魏那里事情不谐,我好歹还不至于全无退路。”

“可是……”谢兰仪犹疑着,“你找了这么多退路,万一哪一条走得不对,岂不是反而留着痕迹让人顺藤摸瓜么?”

刘义康劝慰妻子说:“世上哪有万全的事!若是什么都怕,就什么事都做不成!放心吧,我会护你周全!”

谢兰仪被他说得心头温暖,那些惶惑虽没有打消,但也压制了下去,想着自己还是不要为丈夫再添烦乱罢。她便点点头说:“好吧。我听你的。不过,如今多事之秋,还是万事多长个心眼的好!再者,事缓则圆,宁可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也不要贸贸然举动。毕竟,一家子的性命都在里头!”

刘义康疼惜地看着妻子眼中的泪光,恳切地点头说:“兰仪!放心!”

谁知,他这里“万全”的退路还没有找好,求援的人们八字还没有一撇,建康来使已经到了江州。作为刺史,刘义康总该迎接,他脸上失色,在后衙傻坐半晌,才对谢兰仪说:“不知……是什么事……还是叫人瞧瞧……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