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真的能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来。
“不过几日,怎么瘦了这么多?”林氏摸了摸儿子的脸,“娘听说你又摔着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近日县里总出人命官司,实在令人害怕,娘总也睡不好,生怕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颜知曾经托下山采买的人给母亲带过话,只说自己下山路上跌了一跤,却连着四日未归,也难免母亲多想。
“孩儿无事,已好的差不多了。”颜知说着,又担心地往书院方向看了一眼,“娘,我送你下山吧,一会儿天黑了路上不安全。”
“这个点,书院怕是还有活没干完?娘上山只是想告诉你,七日后,你伯父出殡,千万记得。娘没事,娘认得下山的路,你去忙吧。”
“不忙!”颜知犹豫了一下,道,“这几日,书院里来了一个新同门,他缺个书童,便雇了我。我方才已经告了假了。”
“竟有这种事?”林氏一脸茫然。
“那同门关照我,还将下个月的工钱都先给了我。”颜知将随手放进袖子里的银票取了出来,塞到母亲手里,“您看。”
林氏将两张银票打开来,只见一张面额为十两,另一张是二十两,当即吃了一惊:“知儿,这可是足足三十两银子啊!”
颜知也是吓了一跳,支吾道:“孩儿方才说错了,这是一年的工钱。”
林氏感慨道:“即便如此……也是好大一笔银钱啊……”
仅仅是对我们而言。颜知心想。
对岑玉行来说,别说三十两,就是三百两也不过拿去买一两件喜欢的物件吧。
可对于寻常人家,这三十两却足以支撑几年的花销了。
林氏的欣慰并未持续多久,忽然好像想起什么,眼神中再度浮现一些悲伤:“唉……终于……能将你伯父那二十两银子还上了。”
逝者为大,哪怕从前有再多的不愉快,此时也不必再提了。
更何况伯父的死,多少与自己有关,颜知压下心里的愧疚感,道:“母亲安排着便是。”
随后,颜知又和母亲提了今后要住在书院的事,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往山下走。
就在两人快到山脚时,忽然见到一大群衙役表情严峻,脚步匆匆的往山上走,颜知正准备扶着母亲让道,便听见一声高喊。
“就是他!”
颜知循声望去,只见他那个一年见不到几次面的堂兄颜光仲跟在衙役们身后,正指着自己大喊,“官爷,这人就是我堂弟,颜知!”
衙役们立刻围了上来,为首的那位捕头打扮,将母子二人上下打量了一遍,问:“你就是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