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不一样,刘彻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屡次兴兵对大汉以及大汉的百姓负担有多重,他之所以坚持,那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大汉的江山不能稳固,这天下也不能安定。
但是他可以这么做,不代表他后代也能这么做,毕竟刘彻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平定了外族对大汉的侵扰之后,大汉反而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
所以刘据的宽厚仁慈,正是刘彻所需要的。
只是刘彻自己也没想到,刘据虽然宽厚仁慈,却不是只一味地宽厚仁慈,在对待西羌的问题上,他展露了自己强硬的一面。
刘彻饶有兴致地问刘据:“用武力镇压之后呢?”
听到刘彻这么问,刘据就知道自己刚刚的建议得到了他的认同,当下心情不由地振奋几分,他继续道:“儿臣刚刚看过捷报,李将军在上面说了在伉表兄和西羌大战一场后,他用攻心为上的策略,成功瓦解了西羌内部的联盟,成功迫使他们向我们大汉臣服。”
“可见西羌内部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拿起武器和我们大汉为敌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怀柔政策,以利诱之,使得他们真心臣服和亲近我们大汉。”
听完刘据的话之后,刘彻笑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对于刘彻而言,如果真的有办法让西羌真心臣服和亲近大汉的话那么当然是最好了,因为西羌各个部族的人基本生活在湟中(青海)地区,那里的海拔高,适合常年生活在那儿的羌人,但是并不适合常年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
因为一个高原反应就足够坑死他们了,所以卫伉在这次平定西羌一战中能够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而李息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迫使西羌臣服,这都足以让刘彻感到惊喜了。
当然了,如果后续大汉能够顺利“治”服西羌的话那就更好了,否则一旦西羌再次叛乱,大汉又得派兵镇压的话,那就得耗时耗力,耗财耗兵了。
因为自家大兄此次带兵平定西羌,所以作为弟弟的卫不疑早早就已经把西羌的情况了解透了,见刘彻赞同刘据的建议,他出声道:“西羌是游牧民族,而湟中又地处高原,若是我们大汉派兵驻扎西羌的话,将士们的粮食要怎么解决?”
虽然卫不疑现在并不知道刘彻如果要派兵驻扎西羌的话,会派多少的士兵,但是粗略一算,少说也肯定有几千人的,多的话甚至上万人,这么多人驻扎在西羌的话,总不可能靠中原长期运输粮食给他们吧?
倒也不是给不起,而是如今大汉的运输能力有限,一两次还好,长此以往的话这对大汉而言肯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