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姑娘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张安世一听就知道她问的是自己。
换做是心思敏感的人听到小九这么问只怕会胡思乱想或者觉得尴尬,但是张安世并没有,因为他知道小九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所以他抬眸看了她一眼,见小姑娘昏睡多日此时脸色却白里透红,看着就安然无恙,他也情不自禁地弯起了眼睛,他说:“臣是来给陛下谢恩的。”
嗯?
给她爹谢恩?
听到张安世这话,小姑娘好奇地问道:“谢什么恩?”
这话问出口之后,小九想起张安世刚刚回答她的话时的自称,当即惊喜道,“张安世你当官啦?”
见到小姑娘这个反应,张安世脸上的笑意更浓:“是,承蒙陛下圣恩,我现在担任郎官一职,将会供职于尚书台。”
张安世一高兴,自称又变了。
“那恭喜你啦。”小九双手抱拳给张安世做了一个“恭贺”的手势,然后转头对刘彻道,“爹,也得恭喜你。”
“哦?”刘彻好奇问道,“恭喜我什么?”
“恭喜你喜得良臣嗷。”别人不知道历史上的张安世的生平,小姑娘还能不知道吗?
张安世在任十三年间,任用贤士,使得国家平安无事,因此而得到天子下诏书夸赞于他。
虽然这位下诏书夸赞张安世的天子并不是现在的刘彻,但是小九觉得这不重要,因为历史上的刘彻也很赏识张安世,认为他的才能非同一般,要不然也不会提拔他为尚书令。
何为尚书令?
在秦朝时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官,只是负责管理文书和传达命令的,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就不一样了,尚书令的权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说,而且也逐渐成为天子的亲信和政治顾问,甚至都可以开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九只是在实话实说而已,但是不知内情的张汤一听,立马就道:“殿下实在是抬举小儿了,要不是承蒙陛下不嫌弃,只怕他连出任郎官一职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张汤确实觉得自己的小儿子远胜不少的同龄人,但是对外总得谦虚一点的。
别看张汤不太在意自己对外的名声,但是轮到自己的儿子时,张汤就不得不在意了。
张安世也知道张汤的想法,所以他听到张汤这么说后并没有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