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一想到这个又开始叛逆心作祟,把本已拿起来的那手臭棋又放了回去,开始思考从他现在的这个“对手”的角度怎么去扳正对面的“胡乱施为”。
然后刘义隆的眼神落在了已经下好的一步棋上,在这一局只有徐羡之的棋里,这个“对手”的位置自然也是他自己下的,而那个棋子的位置和刘义隆的选择不谋而合。刘义隆回忆着他们当年落下的一子又一子,再对照着徐羡之的步步应对,终于在一局棋里复盘出了他父皇去世后这些年的大<ahref=/tags_nan/songchao.htmltarget=_blank>宋朝堂。
新登基的少帝大哥只知玩乐,他二哥又只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剩下他一个,所谓的明哲保身也不过只是两不相帮的冷眼旁观。
而徐羡之身为顾命大臣,面对三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明明有着同他们父皇一样的能力见识,却缺乏同样的权威,所以只能处在了一个步步都能赢却步步都不能赢的位子上。可怜他一个棋艺大家,在一局自己琢磨了快二十年的棋局里,遇上三个根本乱来的对手,他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直到一切救无可救。
刘义隆其实知道这几年大宋朝局可谓风雨飘摇,他现在还能安安稳稳地在建康当他的皇帝,很大程度上源于汉人还算是得天眷顾。
在他们兄弟三人于刘裕死后那一团混乱的时间里,北面正值壮年的皇帝拓跋嗣虽然趁乱南下,并拿下了包括司州在内的大片中原腹地,但因为这场南征耽搁地够久,他虽然赢了,却在回去后死于旧疾复发。
刘裕虽然姓刘,但在诸葛承那个关于天下大势的少年夙愿里,他还是处在了一个外围的位置上。所以虽然年龄上他和拓跋珪算是同一代人,他们彼此也把对方当成内心最大的对手,但这两人活着时却从未对上过。
真正对上刘裕的是拓跋嗣,在北面整整一代优秀兵源都被诸葛承埋葬于黄河以南的背景之下,拓跋嗣依旧牢牢挡住了刘裕北伐的脚步,让他含恨而终。辈分上同刘义隆刘义符他们一样的拓跋嗣,年龄经验和能力上却胜过这三位不知多少倍,所以刘裕一死,南面立即捉襟见肘丢城失地。
在拓跋嗣围困虎牢关的日子里,他大哥在玩,他二哥在闹,而他在躲。徐羡之手里仅有的那些嫡系军队要用来维系建康的安全,其他的汉人们爱惜羽毛各自为政,只剩毛小豆一个带着他的毛家军以一州之力和一国死战到底。
第206章
◎三◎
当年毛家上一位将军在虎牢关上用命抵挡北面的南征,徐羡之身在北面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后来毛家下一位将军依旧在虎牢关上用命抵挡北面的南征,徐羡之身在南面还是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