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分辨不清时,先迈出一步试一试,这未尝不可。
对此,杨书玉并不排斥。若是她又错一次,大不了回头再来,总归要好过现在这样,左右摇摆不定,耽误彼此。
晨光熹微,有清风拂过,仍夹杂着昨晚的寒气,卷起行人衣袍袖角翻飞。两道轻笑散于风中,细听也不可得,唯余才子佳人弯起的嘴角。
长睫掩住双眸流露的情绪,谢建章半晌才轻笑出声道:“那书玉可要等我啊……”
第71章角逐“可万一他们就没打算回撤呢?”……
林涛阵阵,山风顺势荡入低谷,发出细碎的回声。空中不时有高亢的啸叫声传来,与之遥相应和,声声尽显北地苍凉之态。
但崇峡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北地。
其地形地貌更像是北境山脉过渡到平原的中间地带。
崇峡乃崇狄山脉绝陉之地,是以无江无河仍被世人称为“峡”。沿陉谷向南,地势豁然开朗,一马平川。在其以西的两城之外,南北走向的蒲江汇入漳淮,津渡发达,水路相通。
得天独厚的位置,让崇峡成为大黎举足轻重的交通要塞,尤其是行商货运的行经之地。因此,谢建章对于卢青连夜收拾行囊,打算同他一道去原阳,他是十分不理解的。
于公于私,卢青选择离开崇峡都不是明智之举。
“你这是要把崇峡让给太后党?”谢建章的视线仍跟随着渐远的车队,他的语气并无半分离别的低落,反倒更像是解决了后顾之忧,透出轻快与自信。
“光是收拾京都的烂摊子,就有得够他们忙了,真当王爷多年培植的势力是摆设?若他们胃口真大到要将手伸向崇峡,能不能还吞下另说,单是即将进驻崇峡的北信军就不会答应。”
北境两军对峙,战事一促即发,北信军照惯例会把军眷与百姓撤到后方。而由高时明整肃起来的北信军,自然贯彻他的行事风格——在护送军眷后撤时,会以换防之名强势“接管”各大重城要塞,以防止战时腹背受敌,而崇峡自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卢青不在城内处理公务,而是多日留宿在县城的原因。
此地离军营和城池都不远,正方便他将部分管治权移交出去。崇峡民生事务仍在他治下,但路障设卡、城防治安,乃至军需调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会移交给军中的官爷管理。
如此,在战时像卢青这样的地方官员,也就形同虚设了。
卢青抱臂凑近谢建章身侧,眼带笑意地顺着看向同一个方向,揶揄道:“人都没影了,还看呢?”
见谢建章不搭理自己,他转而悄摸摸问:“王爷的下落,建章可有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