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人骨子里是执拗的,一旦认定了什么,很难被更改。
四年前,她认定了凌昱珩,又亲手斩断了一切,那段时日里,她几乎被自己的软弱和背叛压垮,四年后,她又被权势压制,违心违志,她在面目全非里竭力维持着她那仅剩的,在他人看来是可笑的,一点点的傲气。
平息书肆一屋子的书籍,她读遍了其中的古人风骨,却接连受挫,重复着自讨苦吃,也许她是真的很傻,这一辈子大抵还是要继续傻下去的。
她呆坐在凉意袭人的夜里,睡意早无,等待着漫长又难熬的破晓,忽然,在这寒心的黑暗里,响起了两声轻微的敲门声。
文昔雀慌地整理着情绪,平复着心情的同时又担心着文徵元的身体,轻声道:“爹?这么晚了,您怎么……”
“阿雀,是我。”
意料之外又极其熟悉的声音,让文昔雀开门的手瞬间停了下来。
凌昱珩?他怎么来了?在这本不该被任何人窥探和打扰的夜里。
“夜探私宅,你这是要做什么?”文昔雀声音都是抖的,她又惊又不敢大声呵斥,在最不该的时候出现了最不该的人,她乱了分寸。
屋外是压抑着的低语,“别怕,我不进门,什么都不会做,我只是……想你了。”
隔着门,隔着夜幕,她无法知晓他是何种神情,她听着这带着哀求和忧伤的言语,本就混乱的她没了寻常的冷静,心软和脆弱不由地流露了出来,“就在门外,破晓之前,我不赶你走。”
天还未亮,不是吗,就当是梦,她一个人等待天明真的太久,太寂寥了。
门扉轻动,是凌昱珩依靠在了门上,他心情似乎好了点,语气也活泼了些,“阿雀,我能和你说说话吗,我不会惹你生气的。”
“你说吧。”
她避开了门,依靠在另一侧。
“城西郊外桃花开得极盛,万支丹彩,粉蝶成双,春意盎然……城东福安寺清幽雅致,钟声缈缈,求签问卦十分灵验……城北绿水悠悠……”
凌昱珩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京城各处的美景,声音低沉舒缓,蛊惑着她安静地聆听着,她被他带动着,似乎在黑夜留看到了那花那庙那景,一时忘却了时间,等她察觉,破晓已悄然而至。
曦光初现,门外说话之声犹豫着,停了下来。
而后,凌昱珩依依不舍地问道:“天快亮了,你要赶我走吗?”
他主动提了,文昔雀下意识地点头,很快意识到他看不到,补了一句,“嗯。”
她不知道今日他为什么来,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她不愿意去问,她怕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一开口,心就偏了。
等不到更多的回应,凌昱珩沉默了。
文昔雀靠着木墙后有了动静,她紧贴着的身后传来了他的说话声。
“阿雀,我好想和你共赏天下的美景,以前想,现在想,将来也想。”
随后,外头恢复了安静,静得令她有些难受。
她踟蹰半响,伸手推开门,天际泛白,院中已没了方才说话之人的身影。
第74章悔与念
凌昱珩翻墙入院的行径搅扰了文昔雀的心,她恍惚地坐在书肆的柜台前,反复确认着破晓前的一切不是她的梦境。
哪有这样的人,夜半跑到别人家里来,也不怕被当做贼给抓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不是一个在乎世俗议论的人,四年前冒着所有人的反对,抛却背景身份的约束,也要和她在一起。
轰轰烈烈,对抗门第和权势,又惨败收场,不怪她忘不了,经历过太过炙热和一往无前的感情,就如同尝过琼浆玉液,寻常之物便显得寡淡。
如果他不曾改变,如果没有四年后她被要挟为妾的事情,如果没有牵连其他人,如果她没有被欺辱,或许……
文昔雀摇了摇头,将杂乱的念头驱除出去,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哪有什么如果,凌昱珩不如四年前的纯粹,她也不如四年前的勇敢,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她起身去整理书册,店里来了客人,她回身迎客,却是熟人。
“钟大人,您可是来买书的?”
钟玉铉温柔浅笑着,并不介意她刻意保持的疏离之感,心性相近之人不用多说,就能明白背后的含义。
“不全是,我今日来也是带了好消息来,好让你放心。”
侯府一事未完,她总觉她亏欠了他,也害怕连累他,她过多的客气和担忧,钟玉铉实际上是苦恼的,因此种种,便有疏离,再难更近一步。
文昔雀闻言当下大喜,笑问道:“是不是和靖安侯府有关?”
钟玉铉点头:“是的,镇远将军的军师和我谈过,这两日正在朝堂上弹劾侯府,圣上已有旨意,让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审理,想来这几日就会传唤靖安侯了。”
三司会审,安世钦手里又有侯府的罪证,侯府是逃不了了,文昔雀悬在心口的大石终于能落地,她等这个公道很久了。
“有劳钟大人,法理昭然,终不负民心。”
“公允自会来临,只是你对我太过客气了,安军师转了态度,想必是你从中周旋,如今的成果,是你的功劳。”
他多次跟安世钦接触,皆无用处,安世钦突然松了口,除了她,也再无其他人,钟玉铉欣慰的笑容里不由多了几分落寞,是他不够强大,撑不起他肩上的担子。
文昔雀眉宇间的郁色消了不少,回道:“钟大人自谦了,若非有大人您在朝堂上的坚守,我这无权无势之人说的话是没有什么份量的。”
没了钟玉铉,她是求告无门,也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钟玉铉一定会竭尽所力追查下去,安世钦才会有所忌惮。
她在安世钦面前的底气来源于钟玉铉的除恶扬善的品性,所以她更加不敢太靠近他,如此耀眼又高尚的人,指不定哪一天,她就会沉|沦其中,并给钟大人带去无穷无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