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这特么是人能干出的事儿吗?
本以为送走了二皇子,已经不会有人再搞这种令人头晕崩血的损招,可沈渊大人,你过去一向光明磊落、雷厉风行,如今怎么也用起这等阴暗损招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二皇子没死,背地里偷偷给你支招呢!
沈渊这法子真的过于阴损了,若是他与太子强制行事,或是强制贬官,自然会引起群臣激愤。
那些新晋的官员见此情形会心生嫌隙,暗自思忖朝廷如此行事,往后自己又将有何下场,以致对上位者渐生疏离之感。
而朝堂之中的耆老旧臣,更是会寒心彻骨,仿若一腔赤诚尽付东流,多年来的鞠躬尽瘁却换来这等无端处置,怎不心灰意冷?
朝堂各方势力纷争本就不断,若是大臣的谏言再不被视听,那这王朝自然也会走向衰落,让大臣们对太子愈发没有信心,继而导致某些人生出异心,再生盛世淮之事。
可见帝王一意孤行的危害有多严重。
但现在,沈渊却另辟蹊径,用“暂时贬官”来将老臣们过去贪污枉法之事一笔勾销,而非直接抄家斩头和流放下放,给足了这些老臣们颜面,让人无法置喙什么。
既然无法置喙,就表明此法可行,可行就表明他们会被贬官到平城……
若这平城真的会在中伏天发生地龙翻身,他们岂不是就要死无葬身之地?那这跟直接砍脑袋有什么区别?
那些新晋升上来的官员,还有那些虎视眈眈的地方官,可都等着他们早些掉脑袋,为他们腾出空位儿呢!
众大臣纷纷苦哈着脸,抬臂作揖妥协了,“太子圣明,臣等赞同百姓迁移之策!”
第0287章不要为难打工人,我信了你的邪啊
抗震工作开始了。
沈渊和谢瑾瑜根据前世的记忆,将各地的地震灾害数据复刻,以此确认各地的灾害情况。依据地和官路情况规划安全、便捷的迁移路线,尽量避开匪患严重的地区,并要考虑在沿线设置驿站和补给点,保障百姓在迁移途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还要确认迁移的目的地,确保当地能容下十万百姓,提前准备充足的粮食、衣物和药物,避免因为生活物资不足导致百姓暴动,准备足够多的马车和牛车,以运输不便行动的百姓和不易搬运的物资……
这些都要交于户部与工部,抓紧运输抗震物资建立临时驿站点,并让德州、青州、沂州等地的木匠铺全数配合府衙,尽快将当地的木材等物资用尽,用来制造马车和牛车总比地震后成为烂木的好。
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朝堂上有沈渊、荆泽等人的配合,各部分工十分明确,抗震迁移的诏令被迅速发往东部各州,由带诏而去的官员监督立即执行,在规定的日子开始迁移百姓。
到这里一切顺利。
但正如谢承泽所言,百姓们不一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小窝。
什么地龙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