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前两年,她的妹妹淑惠太妃都去世了,太后娘娘也因此心情一直不大好,这两年身体比之前更差些。
人年纪大了,受不住热,即使是在热河行宫里,太后也一直不大舒服,于是皇上就推迟了回宫的日子,一直在热河待到十月,天气真的凉了下来才带着太后回宫。
可太后的身子实在是太虚,受不得热,同样也受不得冷,十一月的时候,就病的下不来床了。
皇上为此甚为担忧,甚至还写了一篇长文,顺便免了八旗借银二百万两,说是为太后娘娘祈福。
可惜大概是没起什么效果的,十二月的时候,情况甚至更差了,皇上得亲自来侍疾。
可怜皇上也是活了一甲子的人,近日因为战事,从头到脚就没有舒服的,最近绣房给皇上做鞋子都要多放一些,要不然皇上穿不上。
皇上脚肿的甚至都几乎不太能行动,但太后病重,他还是过来了,亲自给太后侍奉汤药。胤祺和温宪也是时常过来陪伴太后,亲自喂药,希望太后心情能好点。
可惜都没什么用,才初六,太后就崩逝了,皇上失去了他最后一个长辈,太后陪了他五十五年,还是先他一步而去了。皇上悲痛欲绝,坚决要割去辫子以尽哀思。
这本来是只用于帝王去世的礼仪,皇上如此,大臣自然是要劝阻的,但皇上如今听不进人说话,还是做了,然后住在苍震门算是守孝,并未回昭仁殿。
太后崩逝,身后事自然得一个能撑得住场面的人来做,甚至这个人还得精通礼仪规制,这可是葬礼,错了一个都是要命的。
皇上最后还是在自己的儿子里选,这才够身份,只是儿子简单,他多的是,但要精通礼仪,注重细节,心还得细的人就不好找了。
他挑拣半天,最后想起来了胤裪,他的老师可是苏麻喇姑,这些事从小铭记于心,自然是不会错的,身份也够的上,于是就被皇上任命为了内务府总管事,主要就是管太后娘娘的丧事。
胤裪接了这么大一个差事,在自己的贝勒府里既高兴又忐忑,最后还是决心把这件事办好。
大概是胤裪真的有天赋,他接了这个差事之后,每天天不亮来宫里,关宫门才走,葬礼每日的事情都有上百件,都得等他来做决定,甚至每日前来跪拜的人的衣着、位次也得细细斟酌,这都是完全不能错的,就这样身累心更累的情况,胤裪反倒是越来越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