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不清楚现实和幻想,记忆错乱,所以他不觉得自己在说谎。测谎仪当然测不出来。
他在审讯室里的表现也印证了心测试的结果,语言表达跳跃断续,思维一时过于活跃,一时过于低迷,阅读解能力非常糟糕,书写表达能力也一般。
陆效禹插话提问:如果他被鉴定出有精神病,会不会影响量刑?
刑侦科科长解释:法律上如果用精神病做无罪辩护,主要是主张罪犯在病情影响下无意识犯罪,或者不能意识到犯罪行为产生的后果,属于在动机上是无辜的。但这两条明显都不适用于孟肇元。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持刀行凶行为是为了杀人害命。
就算是法院采纳了精神病因素,影响了量刑,他不去监狱,也会被送进特殊的精神病犯罪医院。我说实话,那里还不如监狱,比监狱恐怖多了。
周宿这时候想起来另外一个人:对了,那个保安呢?
陆百宁指了指后面另外一间审讯室:他倒是好对付,问什么说什么,我们没有查到他和孟肇元有任何联系,他应该就是纯倒霉。孟肇元忽悠了他认识校长,他就真的信了。
周宿看着审讯室紧闭的门,心想,既然是无辜的,那为什么不放他走呢?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陆百宁总结:在学校里持刀行凶是毋庸置疑的,人证物证都确凿了,孟肇元一定会被起诉故意杀人。这是第一桩。第二桩是后门那次,他认罪了,物证也有了,基本满足定罪条件。最后,高空掷物既没有证据,也没有认罪供词,还在侦查中。
接下来我们很可能把前两桩案子合并到一起,共同起诉,这样他的量刑会更重。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来指认一下他。如果你认为他就是在后门偷袭你的人,那么,我就同意案件合并。你如果觉得他不是,也没关系。我希望你遵从自己的内心,说实话。
周宿看了一眼旁边的陆效禹,陆效禹安抚地对他微笑。
他又看了一眼陆百宁,最后说:我觉得......不是。
陆百宁露出了嘉许和满意的目光:果然。
您也这么觉得么?
比较明确的疑点有四个,第一,他说不出来后门偷袭过程;第二,物证虽然有,但不能完全证明属于他;第三,他两次行凶的方式明显不同;第四,我认为他缺乏预谋行凶的能力。
缺乏预谋行凶的能力?
后门那次偷袭,部署成熟,策划周密。但是,以孟肇元的个性和他疯癫的精神状态,别说部署一次暗杀行动,让他安排一场午餐会恐怕都很难做到。
陆百宁的目光拉长落在了审讯室里:我还怀疑,这次是有人想栽赃他。
周宿立刻想明白过来了:所以钥匙和鞋子是故意放在他那里的,为了让警察找到物证,落实他的罪行。
陆百宁思路清晰、准确:孟肇元本来可以在你进校门口的那一刻就杀你,但他没有,那就证明,他一开始就不想杀你。不可能升了个旗,和校长说了一会儿话,他就突然又想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