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那些铿锵有力的发言给尚在大学的梁愿醒带来不小的震撼,要不是上过正规摄影课,还真把梁愿醒唬住了。
其实他曾有段时间很好奇段青深修图的程度如何,有传言风光摄影师修图的力道可不输旅游打卡博主,能把黄的修成粉的,而且嘴硬。
不过梁愿醒最后还是认可了那句话:摄影技术是下限,画面审美是上限。
终于,这次正式的商拍收工了。
“这张是故意让脸部轻微过曝的。”段青深跟迟双海的助理解释,“如果不满意的话,后期可以从这里吸色调一下。”
“好嘞,好看的。”
工作室里一直放着音乐,段青深在跟助理过照片,梁愿醒跟着bgm轻声哼着,找了个不碍事儿的地方坐着看大家忙活。
照片全部导过去后,他们在北京的工作就结束了。迟双海忽然走过来,问他:“段老板,这些照片怎么署名?写你的真名吗?”
因为迟双海此前问过姜妤,这个摄影师有没有工作室,姜妤说目前没有,所以他才来问署名。
段青深收拾器材的动作停顿了下,旁边帮忙的梁愿醒也同步停下,看着他。
“不署名了吧,我无所谓的。”段青深说。
还是那个原因,他真不是专业拍人物的摄影师,正儿八经署名,他觉得没必要。
“要不现编个工作室名字吧。”迟双海说,“不然搞得像我自己的人拍的,平白占了这么大便宜。”
段青深笑了下,正准备直接拒绝,可转念一想,这次拍摄,梁愿醒忙前忙后,署名的话,该把他带上。
于是段青深点头,说:“嗯,好。”
他转头看着梁愿醒。
梁愿醒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立刻开口:“青山醒。”
“好的。”迟双海拍拍助理肩膀,“备注一下,青山醒摄影工作室。”
第14章
有的人就是这样。
他眼神并不妩媚,姿态也并不妖娆,甚至手指头都没动一下,但他只要看过来一眼,就让人心甘情愿跟他走。段青深看着前边的摩托,这么想着。
轮胎压着北京的秋天驶出六环,下午两点天气很好,梁愿醒骑在前面。
京开高速过新发地和海子公园的那段路堵了一小阵子,堵车的时候梁愿醒把护目镜推上去。十月是北京很舒服的时节,白天里是冷的,但没有非常冷。梁愿醒微微仰些头,看着天上一团浓积云。
他耳机里放着一首《capitalletters》,前奏刚响,对讲跟着响了。段青深在他旁边车道的车流里,位置在他后面一点儿,说:“推首歌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