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盼着与李大成岁岁安好,年年如意,日子如细水长流般恒久绵长。
李大成转头,便对上一双亮晶晶的眸子,微微仰头看他,柔情缱绻。他忍不住,低头在沈桥脸上亲了一下。
院门虚掩着,虽然并没人瞧见,沈桥还是不好意思,大白天的真要让人撞见,羞也要羞死了。
“你别闹了,咱还得去顺子哥呢,小心误了事!”沈桥往后退了两步,怕李大成再缠着他胡闹。
“好,听小桥的,晚上回来我们再闹。”李大成把板车停在前院,麻利的把肉往灶房里搬。
先前灶房里就有一口矮缸,也是储水用的。李大成想着家里已经有两口缸了,装水足够用的,那口矮缸正好拿来放肉。盖上盖子,再拿石碾压上,就算有老鼠也进不去。
沈桥帮着把竹笼放进柴房,又拿出早就切碎的干草,往每个笼子里都放了些,才带好柴房的门出来。
崽崽会开门,沈桥怕他进去吓着兔子,特意在门上加了一道锁。
李大成洗了手,掸了掸身上的灰,也没换沈桥给他准备的新衣裳。在灶房里忙乎,难免沾上污渍,就算在小心,油烟味也是避免不了的。
衣裳是夫郎一针一线的做的,手指都扎了不止一下,他自然舍不得糟蹋。反正快过年了,留到过年穿也好。
沈桥推门进来,见他没换衣裳,也是想到了这一层。原本是吃席,自是该穿的体面些,眼下李大成得炒菜,穿新衣裳就不合适了。
礼物早就备好了,拿上就走,也不耽误时间。沈桥给他理了理衣领,两人便出了门。沈桥低头瞧了眼两人交握的手,耳根发烫,却没有挣开。
今儿天气不错,碧空如洗,也没什么风,倒是个好日子。
刚踏进巷口,还未及行至赵家,喧嚣声已涌向耳畔。嘈杂的人声里,不时伴着孩童的嬉闹声,好不热闹。
赵大顺正在门口张望,吃席的人都来了,掌厨的人还没到,他多少有些不踏实。虽然知道李大成不是那般不靠谱的人,可若是镇上有什么事,绊住了手脚,那也说不准。
直到看到李大成夫妻,他提着的心才算放下。
“大成,你可过来了。”赵大顺小跑着迎了过来,见两人握着的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清了清嗓子,因着有沈桥在,说话都细声了不少,“快进屋吧,从镇上赶回来幸苦了,先进屋喝杯茶,歇歇。”
赵大顺嗓门大,他这一嗓子,门口已经探出好几个脑袋,瞧着这边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