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你看得懂就好。”
陈望本打算写“150”,但是想了想,还是认命刻下“一百五十文”五个字,附带日期。
竹片不够大,很考验他的“手艺”,陈望几次差点让粗针扎了自己,他不得不提议:“其实我们买得起纸笔。”
“能省一点是一点。”云小幺探头过去看,“刻好了?”
陈望无声叹口气,这么原始的记账方式他是真不想体验第二次了,但是“你什么时候做的?”他抖了抖手里的竹册。
云小幺把竹册从他手里拿过来:“你去打井的时候,我闲着没事就做了,做这个不费事,一上午就能弄好。”他的指尖划过上面并不笔直的“一”字,“这是一?”
“嗯。”
云小幺兴致勃勃:“那这就是百了。”
“没错。”
然后是五和十,云小幺一个个摸过去,指尖缓缓,仿佛是要将这几个字刻在脑海里,最后他高举竹册,晃着双脚:“识字真好。”
陈天正在世的时候陈家家境不错,因此“陈望”得以启蒙,上了三年的学堂,后面陈天正去世,母子二人惨遭迫害,“陈望”这才没念书。
可字却是识得一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何玉莲没有怀疑他的原因。
如今看到云小幺脸上的渴望,陈望不由心动,一伸手又把人搂了过来:“你也去上学。”
“我?”云小幺脚也不晃了,一脸呆样。
陈望嗯了声:“宋允也识字,你既然跟他交好,还是要多像他学习。”
云小幺是很心动的:“可可我都这岁数了。”
陈望抬手捏住他的下巴,郑重道:“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的话?不会的可以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然记得,也正是有他的鼓励,云小幺才能勇往直前:“真的去?”
“嗯,正好明儿也到启蒙的年纪,你和他一块去。”
“但是钱”
“先用存着的那些。”
云小幺陷入沉思,他这岁数是一个问题,学堂的夫子并不一定乐意收他做弟子,再则束脩贵,又还要买笔墨纸砚。
不过他不是为了考功名,这些可以不追求。
“我问问娘和婶子。”现在家里种了菜,肯定是走不开的,而且去学堂一去就得大半天,他不能丢下地下的活,全让云富生一个人忙。
“嗯。”
陈望并不是一个独断的人,虽然他也会想办法让何玉莲两人同意但出乎他们的意料,听说这事后,何玉莲他们都没反对,甚至支持云小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