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户那边有港口有工业,如果汽车厂是开在那边,很多配件都可以在当地购买的到。就算不是港口城市,一个省也是优先发展自己的直辖城区的。这不光是地理位置问题,还是排面。就像图书馆,义安这边图书馆里书,大多还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人看的书籍。冷门的书籍可能就没有,而在省会城市,哪怕是冷门的,知道这书弄来也没什么人翻看,但因为一些特殊因素,有些书在这年代图书馆就必须有。
好在罗成走的是自主研发路线,不少东西在努力摆脱外城市采购。但如果是后世,有选择的话,不过开什么厂,罗成明白一点,最好是在配套设施齐全,物流发达的城市。想做出口的,最好就到有港口的城市。
这是罗成实操得出来的经验呀,也就是在这个年代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是后世选择在义安这样搞,成本得增加很多。别说什么乡土情,要留老家发展,但老家得有那个环境呀。
仔细想想,在后世好像义安或者附近的城市除了煤矿厂之类的,还真没什么大型企业。
冷却剂的更换,效果明显就不一样了,出风口用手挡着,明显感觉到凉意,这还是冬天呢。当然了,这是用于冰箱上面的冷却剂。用在空调上的,还是氟里昂,好用,效果快。虽然制冷效果跟冰箱不能比,但空调也不需要太低的稳定呀。
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冰箱嘛,没有外壳,还要弄个保温层。并且管道太简陋,冷却管罗成发表了一下‘浅薄’的意见,弄成来回z字型弯曲的铜管比较好。
至于空调嘛,装一个风扇类型的排气管。也要加一个壳子,散热和排出的冷气分开。而且就算是这样,也不是罗成想要的空调。因为加了壳子,再改装成罗成要求的那样,倒好像是把窗式空调给造出来了。
而汽车空调其实也就是一体式的,汽车空调有蒸发器,散热器,鼓风机之类的。至于空调操作系统嘛,罗成觉得可以慢慢来,先跟风扇一样弄个低中高档。
现在就是压缩机要变小,因为冷却剂效果好,在汽车上马用,功率小点都没事。另一方面,汽车是发动机动力带动压缩机的,还要设计一款电机带动的,但跟空气压缩机不一样的是,空调的压缩机不需要气罐,因为不需要那么强的动力,直接压缩工作就可以了。
因为罗成答应胡平安置他的家人,现在可以说对罗成命令执行度最高的就是胡平老师了。听到罗成的要求,都是管道线路和大小的问题。加上有机械工程师的配合。罗成都没说什么,胡老师就打包票,装置汽车上面的空调要求,保证几天就完成。
另外就是罗成也要该方块车2.0的装置了,因为设计这车子的时候,就没预留空调位置,但反正玻璃都没装,内部改装一下就是了。
现在唯一让罗成纠结的是,这商务版的装空调,常规版的要不要装。常规版的,其实可以改成很多办公车型的。罗成一开始说的救护车是其一,这救护车罗成感觉肯定要装空调了,夏天病人在车里难受,要是接送领导更需要了。
第二个就是警车了,抓捕罪犯用的警车,车内后面空间大,完全可以改装竖点铁管,前后隔离,抓到犯人直接关在后面送去关犯人的地方。而这抓烦人的公安可是很辛苦的,吃喝可能都在车上,天热有个空调不也很好嘛。
还有就是银行的押钞车,罗成感觉也可以去推荐一下,最多玻璃让他们自己去装防弹的。
思来想去,这车子不管卖给哪个单位还是企业,都起码不是个人。能装空调的话,感觉都很有必要,而有空调,罗成定价可以高个几千,而这成本其实并不高。
要是弄两个版本,罗成感觉其实还会得罪人。批示的人希望省财政上的钱,不自己用的话,肯定会让其他单位克服困难,用没空调的车,以前的车不都没有空调还不是一样开嘛。而用车的人,不是说没有无私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想有享受的。口号谁都会喊,一般喊口号的人不是干活的人。
最后就是价格问题了,按照道理,面包车应该比轿车便宜。但这时代的轿车,是又贵性能又差。罗成感觉自己的方块车2.0也就是外观上可能一般,可这年头的轿车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改革后的桑塔纳了解一下,就那样也是很平很方的轿车,一辆都好几万。要说好看,罗成也就觉得国外一些豪华车还行,国内的红旗轿车也不错,起码车型也是带很不错的弧度的。
罗成想卖便宜,但想到自己车子的性能,卖便宜了感觉是羞辱。不管是功能还是性能都吊打轿车好不好。
而且方块车2.0这款式算是汽车厂独创的,因为发动机的改良,震动小,所有部件因此都是安装在车身下面。这也就意味着同样长度的车,在空间上面,方块车最少多一个车头的空间。所以在讲究实用性的话,方块车还是吊打轿车。
对于价格,罗成思考了许久,决定等等,反正快过年了,他答应过副厂长放缓扩张脚步的。最多这方块车2.0今年不销售,而装了玻璃和空调,罗成弄几台商务车去走出口,继续让轧钢厂牵线。
并且先来一个大价格,首先国外的汽车也不是都装汽车空调了,而是高档车才有。另外就是发动机,也依然处于摇杆式,这罗成的发动机是好,但钥匙点火其实在国外是个缺点,容易车子被偷。
国外可不像国内这样安稳,国人普遍老实,罗成这方块车的钥匙太好配置和开锁了。不过这缺点也无所谓,罗成是按照高档车去卖的,打算先忽悠个离谱的价格试试。有人买的起的话,根本就不怕被偷,请个司机专门看管就是了。
减震器和变速器以及方向助力泵,不说国外没有,但说先进,罗成敢说系统里弄出来的,就算是21世纪低端货,也不是这时代能比的。
而这个年代,苏联也好,鹰国和日不落等国家。人均收入就算按照现在1:1.6左右的人民币汇率来算,都有3000多块。是人均,不是单个工人。如果算国内的人均,得把农村人算上,得把老人小孩算上。你一个正式工人有三十块左右,但国内月人均绝对不超过五块。
为什么说不超过五块,根本不需要去统计。向四九城看齐就行,四九城的规定是每户人均收入低于五块就算贫困户。而报道又称现在国内大部分人是在贫困线之下的,意思就是平均下来,大部分人是每月没五块钱收入的。
也就意味着年收入人均六十不到,人家国外是三千。
中国人不忽悠中国人,国外有钱人才是罗成的对象,要是方块车商务版真被罗成卖出高价了。那在国内的价格就微妙了,可能定什么价格,都没人敢随便说什么吧。
第252章发动机出口
现在看工业,得看苏联,但后世有个口头禅。鹰国研究重工,日本研究轻工,而中国人呢,研究农民工。
有些东西不得不说,仇恨鬼子归仇恨,但人家对于科级肯下血本。
在天户,依然有日本的外交官存在。站在人民角度,现在国人对日本人仇恨的,基本上占绝大多数。但站国家角度,仇恨不是乱开战的理由。既然接受了投降,站在某些角度上就不能再开战了。
该外交的依然还得外交,在洪城的五铃柴油发动机就是日本跟国内合资的。
汽车厂的发动机样品,依然是通过轧钢厂送到了四九城和天户城。而最先看中发动机的,却是日本人,日本属于战败国,加上某些限制,已经不发展什么军事了,地方又小,各种资源少。因此哪怕现在才六零年代,但已经把精力全部转向工业了。
亚洲地区很多国家汽车都是向日本进口的,包括现在的香港和台湾。但跟苏联和鹰比,日本的汽车还没有什么优势。
但有一说一,日本战败后,够奴性够听话,有错道歉就是九十度鞠躬。鹰国给他两个蘑菇吃,人家也不仇恨,为了经济市场,就差没直接说你们鹰国人就是比我们高等。高等爸爸们,给口饭吃吧,市场对我们开放吧。
现在日本很看中技术,哪怕是后世,你收购日本产业,资产和设备可以给你,但技术肯定不给你。为了技术,他们也是肯花很大代价的。
日本现在在国际上过的其实挺滋润的,轻工业是真的很挣钱呀。让他们感觉神奇的是竟然在兔子国看见了性能数据一流的发动机。
其实之前推出的叉车日本国也注意到了,但不少国家都下订单了,他们日本就算下订单了,也排到很后面,想解析中国的叉车技术,得等一阵子,耐心日本人不缺。不过他们也知道,就中国卖的这价格,利润也只能说过的去,他们日本仿造出来,也不想跟中国争现有的市场。
现在中国在国际上没什么地位,跟鹰过是对立关系,跟苏联又闹矛盾。所以日本人觉得只要掌握了技术,现在没必要跟中国去抢市场。鹰国和跟鹰国要好的国家有的是市场,中国人工资那么低,只要中国掌握了技术的东西,跟中国打价格战那是傻子。
而发动机,是很多动力机械的核心,日本人很难想象,之前还从法国或者什么国家进口发动机的中国。竟然直接生产出一款超越进口水平的发动机。有打印的资料表,也有现场测试的数据,这东西做不了假。
三千块一台发动机,换算成美元都要二千左右。而现在国际世面上不错的四缸发动机,技术领先的也不过八百到一千左右。
国内要是汽车更换进口发动机,其实要三千至五千人民币。但那是国内翻了五倍左右的基础上对内卖的,真正按照汇率算,不可能要那么多钱的。
而汽车厂现在设计的发动机,几乎是按照国内翻倍好了的价格在卖。等于比同等产品贵一倍还多了,但性能数据上也的确强上很多。
在国人的不解情况下,觉得就算发动机好一点,但一台能抵两台用嘛。还是抵两台质量好的发动机,这价格要是买国外便宜的发动机,能买四五台。
这个价格报出来的时候,国内的外贸员是觉得过高了的。要知道进口一辆轿车用外汇的话,也就几千美元,只是国家缺外汇,进口进来提高了很多倍价格对内使用的。而现在一台发动机就占了汽车进口的将近一半价格了。
所以哪怕询问的人很多,外贸员也只是认为人家好奇而已,应该不会花这样高的价格。可当日本人要正式下订单后,外贸员反而不知道怎么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