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门自动开啟时,内部灯光亮起。空间不大,但乾净、规律,像是旅馆与病房的结合。天花板上有感应照明、空气调节口,墙边是一张单人床与资料墙,一道简约收纳墙柜自动弹出换洗衣物与个人用品包装。
墙面有一张贴得极小的白纸,上面写着:
请保持室内安静与洁净。制度将依个体反应调整观察内容,谢谢您的配合。
岭翔将背包放下,没有多看。他走进浴室洗了把脸,水龙头下有自动消毒光带,他习惯性地闭了一下眼。
打开衣柜,换上一件机构提供的深灰色长袖套头衣,布料是防静电材质,摸起来有点像学校科技营会用的制服,但更沉静些。
房内无时鐘、无镜子,只有一张萤幕嵌入墙壁,亮着制度行程:
●16:30
专员初步面谈
●18:00
晚餐配送
●22:00
自动灯光切断
他坐下,发现桌上有一本薄册子,上面写着:
《配对受孕制度伦理与个体义务简介》
他没打开,只是用指尖敲了敲封面,像在听一块无声的金属是否能共振。
16:30,门响了两下。他站起,门应声滑开。
外头是一名青年男子,大约三十多岁,身形高瘦、头发整齐地往后梳,穿着制度配给的浅灰制服,领口绣着代号——r16。
他的眼神不特别锐利,也不显温和,只像是已看过成百上千份资料后仍保持中性的人。
「江岭翔对吗?你好,我是制度接应专员
r16。」
他们短暂握手,r16说道:「接下来会进行初步面谈,用来确认你对制度的理解与配对受孕的价值反应。这不是考试,也不会做成绩记录,请放心。」
两人走出过渡单元,进入一间小型访谈室。墙面无标志、无镜面,灯光温和,地板隔音。
r16坐下后翻开手中资料板,语气如同标准化输出:
「你来这里之前,是否已阅读制度的基本流程与候选说明文件?」
「有。」
「那你明白,若最终通过所有阶段,你将在18岁时被安排执行自然性交方式的配对受孕任务,并提供可被记录的生理数据与精液讯息作为制度内部研究使用?」
「我明白。」
r16点头,在资料板上记下一笔。
他停了一下,又开口:「我可以问你第一个问题了吗?」
「可以。」
「你为什么想成为种父?」
这是一个准备过的人一定会遇见的问题。
但岭翔没有立刻作答。他沉默几秒,然后说:
「经济因素。我录取了mit,需要学费。」
r16点头,没有表示意见。
「但如果只为了钱,我可能不会报名。」他接着说,「我其实对这个制度……有点研究上的兴趣。」
r16抬起眼,语气微不可察地变缓了一点:「什么样的兴趣?」
「我一直在观察……男生跟女生的差别。从小在育幼院就很明显。」岭翔语调平稳,「打架的、失控的、推人摔东西的,大部分是男生。有些人是因为家庭,有些人……我一开始以为只是教养的问题,但后来开始怀疑,是不是也跟基因有关。因为在这里,大家几乎都被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他微微偏头:「我查过一些资料,y染色体上有几个跟神经传导、睪固酮调节相关的基因。我记得有篇研究做过暴力重犯者的
snp
比对,有几组变异出现在男性群体中比较明显。」
r16一时间没有动作。他手里的笔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着面前这位少年,眼中浮出一种极轻的震动感,像是突然意识到:这个人,远比数据里标示的复杂。
岭翔没注意到那个反应,或只是没有表现出注意。
「我做过几组模拟,用统计分布推过反应閾值曲线,算是初步模型吧。因为没有制度资料,也没办法接触真实配对样本,只能在开源资料库里抓东西跑参数。」
「你怎么设定变项?」
「个体衝动值、环境压力容受力、激素平衡干扰率。我是把暴力行为当成一种神经閾值突破来做建模的,不是人格特质。」
他语速不快,语调始终平静。
「我后来想……制度在挑人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只是挑好看的、高学歷的。是不是,其实也在挑比较『稳定』的男性基因——让这些人留下来,繁衍。」
他停顿了一下,补了一句:
「不过现在都还在思想实验阶段。我没有实验数据,也没有演算资源,只能靠开放资料和逻辑模型在做初步模拟。育幼院的电脑不够跑。」
r16静静地听着,这次没有记录。只是抬眼直视他,一秒鐘,像是默默确认了一个不在预料里的存在。
然后他问:「那你觉得你自己,和其他男性有什么不同?」
岭翔看了他一眼,语气没有改变,但那句话显然在他心里待过一段时间了。
「我不知道……我只是想知道,我这样的人,在这种设计里,是变数,还是样本。」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像什么慢慢渗进空气里。
「下一个问题。」
「你相信性爱跟怀孕之间,还需要情感连结吗?」
他没有立刻回答,这次沉默久了一点。
「以前我会说要。但现在……」他顿了一下,「我不确定。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r16记下几笔,然后问下一题:
「你觉得让一个不认识的女人怀上你的孩子,是什么感觉?」
岭翔看着前方。
「像把一部分的东西交出去。」他说,「但那东西是她要的,不是我强迫她的。」
「你认为你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他看着他,第一次有些犹豫。
「……我不知道。」
「那你害怕吗?」
他停了一秒,说:
「有一点吧。」
这句话说完,空气停了半秒。r16没有写任何东西,只是收起笔,语调平缓:
「你提到mit的问题,是否方便说明得更仔细?」
岭翔点了点头,语气冷静而直白:
「虽然录取,但我没有申请到mit的奖学金。第一年学费是十三万美金。我负担不起。」
「是申请哪一系?」
「计算基因与合成生殖工程系,2044年后设的新科系。」
r16点头:「你希望制度能为你提供财务支援?」
「如果可能,我想申请预支补助,或制度形式的资源协助。不一定要无偿。可以用未来任务抵扣或循环支出处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稳,没有焦躁,也没有隐藏。
r16记下内容后,稍微放下资料板,语气不轻不重:
「目前制度尚未对你有正式配对或长期任务安排。关于资源补助、培训计画或研究协力身份,皆需等你通过下一阶段的完整评估后,才会进入后续流程。」
「我理解。」
「我们会将你刚才的叙述记录下来,作为制度背景交叉分析的一部分,不会作为选拔判准,但会提供给观察与任务设计单位参考。」
r16翻过资料板的下一页,看了几秒。
「若你通过接下来的评估,制度将为你安排一位观察员。」
「他们的工作是追踪你的身体反应与心理适应,并协助制度设计更符合个体反应的任务配置。」
他停了一下,眼神平静地看着岭翔:「你对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想法?」
岭翔想了一下。
「不要太热情就好。」
他说完,又补了一句:「我不太会应对那种。」
r16没有笑,只是记下一笔,关上资料板,语调如常:
「了解了。今天的面谈到这里,明天你将收到下一阶段排程通知,请保持设备开啟状态,准时应对。」
阳明山主控区,b3资料观察室。
墙面浮动着数十条同步记录轨跡,每一条都标记着候选者编号、对话节点与心理参数变化图。室内只有一人坐着,她是位中年女性,身穿深黑制服,无阶级标示,袖口绣着识别码:t91。
她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刚刚播放结束的那段录音——r16与江岭翔的初步面谈:
「我只是想知道,我这样的人,在这种设计里,是变数,还是样本。」
一旁的副控萤幕传来分析语音:「s14现阶段语言分布显示出高逻辑浓度与情绪压缩率,观察建议值:重点标记。」
t91没动,只是将两指轻敲膝盖,像是一种极轻的判断回音。
数秒后,她转头对系统发出指令,声音极低:
「把m05调过来。从明日开始,她接手这一位。」
系统停顿了一拍:「观察员m05目前在执行s09的任务,是否需进行替换?」
「不需要替换。她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