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2章(2 / 2)

【第一件事,韦坚与皇甫惟明案。韦坚是太子的大舅子,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旧属。原本没有问题,可皇甫惟明掌兵,逐渐戳到了李隆基的痛点。而且皇甫惟明认为李林甫不堪为相,向李隆基提出罢免李林甫。更要命的是皇甫惟明和韦坚见面了,李林甫当即告密,说太子一党意图谋反。】

【最后韦坚与皇甫惟明被贬杀,太子与生了两子两女的太子妃韦氏李亨,以此表示他没有与韦坚共谋。或许,这是初版的‘马嵬驿之变’。】

【同月,太子接受到了第二次打压:杜有邻和柳勣案。柳勣诬告杜有邻和太子在背后说皇帝的坏话,李林甫抓到了太子的把柄,尽管这只是诬告,但经过李林甫大做文章,杜有邻和柳勣双双死在大理寺。为了与杜有邻划清界限,太子与杜有邻之女杜良娣离婚。这是第二版‘马嵬驿之变’。】

【最后一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王忠嗣案。王忠嗣是忠臣遗孤,自幼被李隆基养在宫廷,与太子关系匪浅,后来屡立战功,兼河西、陇右节度使,是当时大唐军界一把手,他在军队的权势‘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但王忠嗣刚正不阿,根本抓不到把柄,李林甫等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石堡城。】

【石堡城原本由唐朝控制,只是被匈奴占去了,虽然石堡城易守难攻,但对于唐朝而言并不是很重要,所以王忠嗣建议李隆基先厉兵秣马,等吐蕃内部有变动再出击,否则没有数万人的伤亡根本攻不下石堡城。李隆基不听,此时有位将领‘毛遂自荐’,结果大败,李隆基将怒气撒在王忠嗣身上,最后王忠嗣被贬,一年后“暴毙”。哥舒翰作为其继承者,无奈出兵,以十万大军伤亡过半的代价,实现了李隆基的愿望。】

【李林甫由此事大做文章,说太子涉嫌结交武将,谋划兵变,不然王忠嗣怎么会不听从陛下的建议呢?从此李亨的政治威望跌落谷底,在朝堂中犹如孤家寡人,没有人敢同他结交。他才三十多岁,两鬓斑白,形同老者。】

【但是,这三件事每一件的火刚好烧倒太子身上时就会被李隆基叫停。很明显,李隆基只是打压告诫太子别过头了,他根本没有换太子的意思。】

第17章第17章

“这个李亨,跟李二倒是一样好运。”李建成回想起自己这些年企图打压李世民的事件,还真是没有一件事成功了,毒酒毒不死他,烈马没摔死他,诬陷没成功,就连太白经天也没处死他!李世民怎么就命这么好!

还有自己这个爹,可不就是把自己抬起来跟李世民对着干,不选自己,他还有其他儿子能用吗?

——

李林甫闻言冷汗淋漓,自己今晚怎么就想不开要来华清宫!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未后悔,后悔又怎么样呢?自己不像宋璟、张九龄那样文采飞扬,按照以前皇帝的习惯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没有文采又怎么样!那些文人瞧不起他又怎么样!

他照样出人头地了,这些所谓清高的文人还不是要来讨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