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青淡淡看他一眼,却没有什么很凶的语气,只淡淡道,“旁人事不过三,于你,没有二。”
“再出门一次,你就不必回来了。”
从此颜柏榆再也不敢闹脾气,而刘元青好像在揠苗助长一般,催着他和颜柏榆快快长大,顶天立地。
那些话刘元青再也没有提过,沈长清把所有疑惑压在了心里,到后来,颜柏榆要反,沈长清也没有任何意外。
只极平静的一声,“嗯。”
刘元青是承熙年间的状元,不仅连中三元,更是同年三元。
他在一年内参加从童试到殿试的所有科考,从案首一路到状元。
承熙帝在世时,他官居内阁首辅。
可他从来没与人说过这些,他去世之后,沈长清才得以知晓,他就是当年名动京城的“仲蒲先生”,兼过太傅,拜过帝师。
他是崇德帝的老师,可崇德帝并不是一个好学生。
过去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但沈长清永远记得在那一年的夜,一个很亮很亮的雪夜。
京城大门之外的荒草丛,嬷嬷牵着他的手,把他的手递给刘元青。
他不知道刘元青是谁,可却是刘元青带着他一路逃回润宁。
刘元青不会带孩子,就牵着他敲开了颜姨的门。
为了避嫌,刘元青和颜姨一直装作不认识,连颜柏榆也不知道这件事。
牛车上,草堆里,刘元青跟他说,“你以后就做个平民,你能安稳过一生就行了。”
他从此铭记于心,前尘往事都忘尽,只把感恩放在心上。
第071章先生桃李满天下
年少的时候风光无两,可世事总是无常,君心难测,一朝落马,郁郁不得志,抱憾而终。
沈长清常常想,刘元青怎么就这么死了,他不该死得这样平淡,竟与这世上绝大多数苦难的百姓没什么区别。
他应死得轰烈,应死于风云诡谲的朝堂上,或者边疆大漠帅营帐中,留得千古佳话在世,得无数人前往吊唁。
怎么就死得悄无声息,一点信声都没有。
草堂里找不见人,他和颜柏榆去问,才知道老人像熬油一样熬过一段日子,把自己榨得干瘦干瘦,没日没夜替人写信,以图养活自己。
刘元青哪里都好,就是倔,颜柏榆请他出山,他守着心里对旧朝的那点念想,守着那点余下的忠心,劈头盖脸痛斥了颜柏榆一顿,干脆利落斩断了颜柏榆所有心思。
决定回润宁造反那天,老人家拄着拐杖,情绪异常激动,目光落在沈长清身上,久久,久久。
久久不能言语,然后爆发出一声干哑的怒吼,“滚!老夫没有你们这样无君无父的学生!”
颜柏榆挡在沈长清身前,轻声,“先生……”
老人扬起拐杖就打,把他们像赶鸡崽一样赶出了草堂。
后来崇德帝没了,草堂里的老人也没了,颜柏榆急了,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