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公差带着公文到了顺昌县,找到了于县尉。
见是南剑州知州大人派来的公差,又见是知州大人亲批的公文,那于县尉心中又惊又急。
只因他早已与“齐天大圣”约定:若有变故,便派人来接,二人将在南剑州城内的同福客栈汇合。
然而至掌灯也未见“齐天大圣”派人来,却来了一班公差衙役。
那于县尉疑窦顿生,心知不妙。
便托辞说时辰已晚,要请公差们吃酒解乏,实则想侍机逃走。
哪知那几个公差并不上套,直说知州大人有严令,不叫耽搁。
于县尉无奈,又不敢抗命不从,只得随公差们连夜赶往南剑州去了。
那“齐天大圣”空等了一日,至夜也未见盘金换和于县尉到来。
正自纳罕,却见另一个探子慌慌张张的来禀报:“大圣爷爷,有好消息!”
“齐天大圣”喜道:“甚好消息?县尉到了?”
“非也!是大圣爷爷你所盼的那朝廷大员到了!”探子道。
“齐天大圣”疑道:“哦?你却从何得知?”
“小的今日在城内碰到一个同乡,此人在建宁府当差,说今日由他引路,那朝廷大员带着三个高手已进了城!”探子道。
“齐天大圣”忙扯住那探子问道:“你未问他们人在何处?”
“问了,同乡说他们在城内醉香楼,此时正在那里吃花酒。”探子答道。
“齐天大圣”将双手一击,笑道:“哈哈哈!天助我也,小子此事办的甚好!”
说着,抓出几个金瓜子丢给那探子,那探子忙伸出双手捧住,口中千恩万谢的。
“齐天大圣”遂命人抬着两箱金银,往醉香楼去了。
走了两条街,便到了。
但见那醉香楼:灯火阑珊,妙影灼灼,红妆缦绾,脂香袭人,真真是一个温柔乡。
正是: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待探子将他那同乡找来,“齐天大圣”塞给那人十个金瓜子,那人千恩万谢的收下了。
“齐天大圣”又将拜帖和礼单交给他,请他入内通禀。
他还在礼单中附了一封信。
信中只说赵汾如何杀他胞弟,他愿助侍郎大人一臂之力除掉赵汾云云。
那同乡进去不多时,便笑盈盈的出来了,说侍郎大人有请。
“齐天大圣”方才进了醉香楼,入得楼上雅阁去。
四个探子抬着金银随之进入。
但见雅阁内,首席坐着一个面如刀削、两腮无肉之人,瞪着一双斜愣三角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兵部侍郎曹咏。
席案两侧依次坐着三个黑衣人,个个身傍两个美艳歌妓,另有三五个小厮在席旁站立侍候。
见“齐天大圣”等人进入雅阁,曹咏便屏退了两侧歌妓。
“齐天大圣”跪在地上自报家门道:“草民齐万盛叩见侍郎大人,闻知大人莅临此地,特备下些许薄礼,请大人笑纳。”
原来这“齐天大圣”本名叫齐万盛,既已知其真名,后文便称其真名。
那曹咏只拿鼻子哼了一声“嗯”。
只见他向身旁小厮一递眼色,那小厮便已会意。
小厮过来验看了礼物,然后带着四个小厮将箱子抬走了。
“赐座。”曹咏道。
齐万盛方坐在下首,等那曹咏问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听曹咏打着官腔道:“既然那赵汾杀了你胞弟,本官便为你做主,你尽可放手去干,莫要有甚顾虑!”
齐万盛忙站起道:“有大人做主再好不过,小人定当全力以赴,只是那姓赵的武功甚是了得,且那知州叶义问在其后撑腰,却有些碍手!”
曹咏笑道:“呵呵,有本官为你做主,一个叶义问且不足虑,有此三位高手助你,一个赵汾亦不足虑,你还怕甚?”
说着,曹咏抬手向座上三人指了指。
见曹咏提及,那三人便向齐万盛略一抱拳,算是示意,却不言语。
齐万盛也忙向三人抱拳作揖回礼。
于是,五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了一番。
待商议罢,曹咏又召歌妓舞女进入雅阁,五人直饮乐到夜深方散去。
夜深深,月寂寂,南剑州府城内万籁无声。
四更时分,城内军民正在熟睡中。
突听得有人大喊:“着火啦!着火啦!”
喊声凄厉刺耳,将人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
满城狗吠,一街人忙。
只见那知州府衙已被大火吞没,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火光红透了半边天。
借着火光,可看到有人在火中挣扎翻滚,有人倒在大火中,可听到有人在撕心裂肺的哭喊。
附近军民人等个个提桶端盆,纷纷从河中取水来救。
火势迅猛,火场内毕剥作响,烟火中气味刺鼻。
但见众人往来奔走,不住的往火中泼水,然而那火势却越泼越旺,让人无法近前。
众人束手无策,眼见府衙里的房屋就要化为残垣断壁了。